已有1條回答
孩子小學不想去上了應該有原因的,家長首先應該弄清楚是為什么,如果小孩怕跟同學在一起那你要耐心的開導他,去鼓勵他,如果他不想學習那你就要好好的跟他講,這個年齡段是必定要學習的。
小學生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是溝通疏導的第一步。
這一步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家長,否則孩子面對你的詢問可能就一言不發、沉默是金了。
2、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這是溝通疏導的第二步。
這一步也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找對問題的癥結。
3、當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不直接進行評價,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和孩子展開充分的交流。
4、幫助孩子尋找歸屬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家長盡量引導孩子發現自身的長處,找出曾經取得的成績或成就等,這些都能大大增強孩子的自信,激發自我向上的意識。
5、改變家長自身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的改變從重視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做起,不以考試分數來作為評判孩子優劣的標準。當孩子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厭學情緒問題也基本能迎刃而解了。
6、家長要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對厭學情緒比較嚴重的孩子,家長可在有關心理醫生或咨詢師的指導下,引導孩子進行放松訓練,減輕壓力,消除挫敗感帶來的厭學情緒。
7、用耐心和勇氣靜待孩子花開
世上很多事情都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是如此,家長要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
小學生不愿意上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原因
1、學習壓力過大。
無論是在哪個學校,也無論再怎么強調素質教育,要求孩子考高分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考滿分/高分是不容易的,老師和家長們過高的期望和不切實際的要求是他們不想上學的原因。在過大的壓力下,孩子患得患失,找不到學習的樂趣。
2、學習方法不正確或學習上存在困難。
有些孩子不是不努力,他們也上課認真、作業積極,甚至每天挑燈夜讀,復習也很仔細,但無論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理想的結果,時間一長就失去了動力。他們大部分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會死記硬背、刷題或者是存在無法集中注意力、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等學習困難,可是他們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掩蓋了他們的問題,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始終是自己一個人在掙扎。我們都知道,人無法在一件享受不到成就感的事情上長期堅持,那么不想上學就很自然了。
3、不喜歡學校的某個老師。
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不上這個老師的課,不做這個科目的作業,這是很多人都會經歷的事情,為人父母的我們在上學的時候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但我們都知道以這樣的方式表達不喜歡對自己而言是得不償失。
4、在學校有不愉快的經歷。
孩子可能在學校和老師、同學有不愉快的經歷,甚至是可怕的體驗,比如被老師抱有偏見地批評、羞辱,被同學欺負等,讓孩子覺得上學是件不愉快的事情,從而不想上學。校園霸凌現象并不少見,電影《少年的你》就向我們真實地展現了這一面。
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我們可以和孩子溝通不想上學這件事情,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溝通的時候不要帶著指責,僅僅是了解孩子,站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角度,找到原因就能夠對癥下藥了。
培養優秀小學生,家長只需做好這幾件事
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孩子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
環境熏陶
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孩子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
實際鍛煉
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么),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孩子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并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孩子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指導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指導課外閱讀
指導孩子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孩子閱讀的內容并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