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要給孩子表明行為的對錯,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偷錢的行為是錯誤的,同時還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如果需要買什么東西花什么錢,要及時的告訴父母。其次不要興師動眾,當孩子意識到這是錯誤的以后,就會害怕別人知道這件事,這個情況下不能打罵孩子,如果因此傷了他的自尊可能會變本加厲適得其反。
孩子偷偷拿家里錢怎么教育
小孩子背著媽媽拿錢,不要輕易定義為“偷”。
孩子小的時候,喜歡某一樣東西,想據為己有,沒有歸屬權、違法等概念。家長發現孩子背著大人拿了別人的東西,或者自己家的錢物,要平心靜氣地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并進一步培養孩子物品歸屬的意識。然后教育他,大人在別人不允許的情況下,將別人的東西拿來,叫偷,而且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小朋友還不懂得這些時,不算偷,但要知錯就改。
家長發現孩子背著大人拿錢,不要著急,要跟孩子好好談談,問明白他用錢做什么。
家長發現孩子背著大人拿錢,先不要著急,跟孩子好好談談,問明白他用錢做什么。告訴他,喜歡什么,只要合理,在家長的消費能力內,家長會給他的。
合理的消費,可以是并不昂貴的玩具,喜歡的衣物、文具,一場心怡的電影,喜歡的食物等。如果孩子拿錢無休止地投入到游戲里,要跟孩子明確迷戀網絡游戲的危害,并通過培養其他愛好,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去旅游等方式幫助孩子戒除網癮。
要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家長發現孩子背著大人拿錢,要反思為什么孩子有需求,不肯跟最親的人提出來。是曾沒有滿足孩子的合理化需求,是自己剝奪了他嘗試的權利,還是給錢的時候態度、言語有傷孩子的自尊,或者不了解孩子現在的狀態?
有的家長自己小時候家境不好,現在生活也比較節儉,就覺得孩子索要的一些東西,沒必要買。比如薯片沒什么營養,喝果汁就不如吃新鮮水果,家里已經有一個玩具槍了,再買一個大的,沒必要等。但孩子內心渴望,家長不允許,就可能背著大人拿錢買。
有時候,我們認為某些東西不好,不允許孩子吃,或者擁有,但同學們都在吃,或者擁有,孩子也有嘗試的欲望,那么在對孩子不會有很大影響的情況下,可以讓他試試。同事的女兒小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學校門前的攤點上買紅紅綠綠的小食品,很羨慕,也想嘗嘗。但同事說,那些都是些垃圾食品,不衛生,不許女兒買來吃。小孩子很渴望嘗試一下,于是偷偷拿了幾塊錢,買了藏著吃。有一次,吃了買的小食品后,肚子不舒服起來,同事就借機教育她,不是媽媽舍不得給你錢買那些東西,是那些東西吃了對身邊不好。從此,孩子就再也不買小攤點上的小食品了。
家長還要注意給孩子錢時,言辭不要過激,傷害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有負疚感。有的家長,孩子有需求時,滿足孩子的需求了。但會說很多刺激孩子的話,比如:我多么多么不容易,一點也不知道體量家長;就知道要錢,要錢,跟個催命鬼似的!等等。孩子為了逃避指責,就可能偷偷地自己拿錢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家長要格外注意那些拿了錢也沒有買什么東西的情況,觀察孩子的神情、表現有沒有異常,詢問孩子時,孩子是不是躲躲閃閃。這是避免孩子在學校遭受欺凌,遭到別人的勒索。這時,就不光是孩子偷偷拿錢的問題了,而是要幫孩子解決如何面對校園欺凌的問題。
給孩子部分零用錢,讓孩子學會正確合理地消費。
孩子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后,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零用錢,多少視自己的承受范圍而定。家長可以允許他們自主嘗試,鼓勵孩子跟自己交流消費心得,并指導孩子消費。如果孩子短時期沒有什么消費目標,還可以教給他們儲蓄,并做好目標規劃。這是培養孩子財商的有效途徑。
孩子偷錢買卡片怎么教育
1、剛柔并濟,加強品德教育
關于孩子偷錢買卡片,家長要做好長期戰斗的準備。因為孩子們自制力低,容易受到誘惑,有了第一次以后就可能有第二次。所以家長在積極引導孩子、加強品德教育的同時,也要給孩子制定家規,讓孩子嚴格遵守,剛柔并濟,徹底改正孩子的錯誤。
2、必須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
給孩子零花錢的過程,就是滿足孩子適度消費欲望的過程。為什么孩子會出現偷錢的情況?因為孩子想要某個東西卻得不到,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也即是說,孩子偷錢的本質是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說是自己的需求不可能被父母滿足。
3、適當的滿足孩子的一些愿望
只有孩子的愿望得到一些充分的滿足以后,他才可以擺脫這個偷的概念,這也是家長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直接的一種方式。但是家長在滿足孩子愿望的時候,不管家里面條件到底是不是富裕,都是要進行一些延遲滿足的,適當的去滿足孩子。
如果家長過分地滿足孩子和毫無節制的。底線的去滿足孩子的話,那就會讓孩子形成一個比較錯誤的價值觀,也就背離了家長最初要教育孩子的目的。因此,孩子也會養成一些大手大腳的習慣了。
4、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孩子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是一個謬論,因為即便孩子小時候期有過“偷拿”的經歷,但真正成為小偷的只是極少部分人。所以當你發現孩子偷錢買卡片便認定了孩子品行不正,戴著有色眼鏡看孩子并處處提防孩子,反而會將孩子推進了深淵。
5、要適當懲罰孩子
懲罰的程度看小孩大小。不能一味的打打打。做錯事情,這種事情情節比較嚴重的,道歉完之后打幾下手心要罰站,罰站不要太久,問問他還敢不敢,不敢了就不要站了。打手心是最疼的,而且孩子還不會受傷。
家長做到這幾點,家里錢不會再少
1、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讓孩子在產生購買欲望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早些讓孩子有基本的金錢意識,既可以讓孩子避免出現“偷錢”的情況,也會利于養成“理財”的好習慣。
當然,金錢的份額要根據家庭環境和孩子的年齡,不能給的太多,也不能給的太少,基本上和同伴持平就可以了,這樣在發現同伴有一些比較炫耀的東西時,孩子也不會被逼急了去“偷錢”了。
2、給予足夠的愛和關注
孩子偷錢,很可能也是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疼愛,進而想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才會不停地“偷錢”。
所以父母要經常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和需要,看看是否出現了“校園霸凌”,或者用錢來買友情的情況,給予足夠的引導和關系,而不是單單的打罵和責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