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許多父母單純地認為,是性格內向造成的。其實,膽小更多地是表現為心理上的恐懼。造成膽小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曾經受過粗暴對待、失敗與挫折后留下的心理陰影,在知識缺乏,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和心理不足情況下產生的膽怯。
孩子膽子小家長怎么引導
1、對于孩子不要過多苛求,要給予更多的鼓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家常便飯,如果對于孩子的錯誤指責過于嚴厲,孩子便會開始懷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錯誤。
孩子為了避免犯錯,就盡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說得越少越好,于是越來越不敢表達自己,越來越膽小怕事。
因此,家長一定不能對孩子犯的錯誤進行過于嚴厲的、甚至武斷不講道理的批評,而是進行平和的勸導,給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自信。
2、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外出、社交機會
很多膽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帶,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經常讓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這樣要么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要么雖然孩子在家不膽小,但出了門就會怕這怕那。
因此,只有做媽媽爸爸的多和他們交流,并引導他們交外面的同學朋友,呵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慢慢幫他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膽小。
3、當孩子過于膽小時,家長千萬不要斥責
要慢慢引導,告訴孩子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不要自己嚇自己,而且很多人都是很樂意和他交朋友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說:“你怎么這么膽小?”“別害怕”這種不疼不癢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更加抵觸。
4、多陪孩子,尤其是做爸爸的
母親在教育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則標準,要求孩子順從聽話。相對母親來說,父親更加外向、勇敢、果斷?!鞍职帧边@個角色本身就充滿著一種來自雄性的保護感與安全感,給孩子巨大的心理支持和力量。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方式一般也更加能鍛煉孩子的膽量。
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會出現膽小
1、本身孩子性格上比較膽小
之所以小李家的孩子會呈現出來,膽小可能和他本身的性格是有關系的,因為他經常在生活當中比較自卑,結果他就會膽小。
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做好這件事情,往往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變得特別的被動,在這類孩子身上也有這樣的特征,他們做事的能力和做事的手段往往缺乏果斷性。
并非他們不勇敢,只是膽子比較小,害怕自己做錯事情被別人批評,所以表現出來不自信。
2、擔心父母的責備
膽小的孩子身上自然也有短板,身為父母如果經常地呵斥孩子,會在孩子心里面埋下陰影,覺得父母不疼愛自己。
其實孩子形成膽小和父母確實有關系,如果在孩子幼年的時期,心里很脆弱的時候,父母經常責罵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外界的壓力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甚至有的父母不管孩子做得對還是錯,都會打罵孩子,從而讓孩子變得特別的膽小,不敢去做一些事情。
3、父母的要求過于嚴格
有的父母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缺乏自己的教育觀,把自家孩子總是拿著和別人家的對比,好像好孩子是別人家的,自己家孩子身上沒有任何的優點,如果父母的要求過于嚴格,就會讓孩子變得特別的膽小。
因為父母已經給孩子做了一個設定,還是只能夠在他的條條框框里面活動,完全都沒有擴散思維的能力。
一旦孩子的行為被條條框框所束縛,他們的思想相比較而言就會特別的狹隘了,即使遇到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都兩位數為為展現出來,自己特別膽小的一面讓家長覺得不夠勇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和父母有關系,他們的嚴格教育給孩子設定了太多的條件。
家長這樣做,孩子才能變得更勇敢
1、放下所有的期待,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孩子都是夫妻雙方愛的結晶,孩子身上繼承了父母優點的同時,也會有缺點。無論孩子怎樣,都是我們的寶貝,放下對孩子所有的期待,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才能給孩子插上自由的翅膀。
2、陪孩子勇敢嘗試新事物,并給孩子做出榜樣。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想一想孩子膽小的性格在自己身上有沒有體現過?所以,要想讓孩子克服這個弱點,首先應該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看到其實很多事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而對于一些危險的事情,家長在告訴孩子這很危險的同時,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一下,怎樣才能把危險轉為安全。這樣孩子不僅能化解心中的恐懼,而且能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
3、家長一定不能打罵恐嚇孩子,不能反復提孩子膽小。
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固然能起到一時效果,但是卻是以犧牲孩子良好的性格為代價,所以家長一定不能隨便打罵恐嚇孩子。家人約定好,不要再反復說孩子膽小。如果有外人說孩子膽小時,家長也不要跟著附和,而應該說“我家孩子也很勇敢,只是這次他還沒準備好。”
4、在孩子擅長的領域,多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要多觀察并且發掘出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在這些方面多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當孩子的優點足夠強大時,就能蓋過孩子身上的膽小懦弱的特點,讓孩子也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