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厭學家長要多開導,多陪伴,盡量了解厭學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和孩子談心,在學習上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條件允許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去旅游,讓孩子放松心情。
小孩厭學了家長怎么辦
第一步:加強與孩子的溝通,掌握孩子厭學的真實原因。
對于厭學的孩子,家長采取簡單粗暴的“高壓"手段,是行不通的。最根本的是要從心理上進行疏導。
1、建議家長,花費大約一周時間,好好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心,把什么作業、功課、成績等與學習有關的“厭惡”東西統統“拋諸腦后”。把精力和心思集中在心理溝通,設法弄清孩子內心喜好,及優缺點等。
2、同時,家長到學校老師和同學處,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目的是要弄清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和交往情況,越詳細越好。須注意的是,家長的"到校"行為必須在得到孩子理解與許可的前提下進行,以免孩子反感。
第二步:加強對孩子的價值、人生等觀念的灌輸,讓孩子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這種思想的說教,不可太抽象,最好用一些實例打動孩子的心。并給予孩子發表看法與評論的機會。當然,這項工作是需長期堅持的。
第三步:適當放低學習任務和要求,給孩子一個“從零開始”的寬松環境。
還是那句話:對厭學的孩子,家長要著眼長遠,切不可心急!眼下,當務之急,是要讓孩子愿學、想學,至于他能學到什么,學到多少,暫且不做過高要求。只要孩子愿學想學了,什么都來得急,什么都不是事兒。
在這一階段,家長可爭取得到老師的幫助,把功課學習要求放低,只須孩子能保持在學習就是成功了。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實情,在取得孩子愿意的前提下,讓孩子參加一些功課補習活動,排解孩子學習上的困難。
孩子厭學原因淺析
孩子厭學和很多因素有關,既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因素,也和孩子自身的主觀因素有很大關系。每個孩子厭學的原因可能都不盡相同。
1、學習壓力大,自身抗挫折能力差。
尤其是小升初或者初升高的孩子,面對驟然加大的學習壓力,各種不適應,心理上有著強烈抵觸情緒。再加上父母過高的期待值,總是以成績來評價孩子,都可以讓孩子感到心理上難以承受。
還有些孩子在小學或者初中階段一直都是尖子生,到了初中或者高中之后,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和新的老師同學,很難再保持以前的成績和名次,心里難以接受,于是想通過輟學這樣的形式來逃避學習壓力和競爭壓力。
2、本身懶散,不愿承受學習之苦。
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習的任務愈加繁重,學習的時間也在延長。尤其是進入畢業班的孩子,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刷題和那沒完沒了的作業。于是就有些孩子打起了“退堂鼓”,想縮在家里采取“鴕鳥政策”。
3、不喜歡某一科任老師或者和同學相處不愉快。
有些孩子因為學習或者日常表現,在學校遭到了老師的批評或者責罰,對老師產生反感和厭惡。還有些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產生了矛盾,不愿意面對和自己有沖突的同學。這些原因也是導致很多孩子厭學,不愿去學校的重要原因。
4、沉溺于手機游戲或者網絡小說等。
一部分中學生的厭學是受手機或者電腦網絡等的影響。我們經常說: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因為相當一部分中學生自律性差,容易對手機或者網絡上癮,最終沉溺其中難以自拔。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孩子,就是沉溺于手機上網,影響了學習態度。
5、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現在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讀書也沒什么實際用途”等消極論調。這些都或多或少影響到辨別能力差的孩子,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產生厭學情緒。
如何能夠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呢?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家長對于孩子學習總是嘮叨的不停,家長還會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這樣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的精神也容易緊張。家長應該放松壓力,讓孩子進行自學,家長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孩子也能放松精神,心情也會愉悅很多。這樣能夠刺激大腦,孩子的智商也能變高好多。
第二個方法: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表。
很多孩子不知道怎樣學習,這樣孩子雖然花費了時間,但是孩子學習效率低。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這樣孩子就知道每天的時間段需要做什么了,這樣就會節省許多時間,孩子的時間也能用到正確的地方上。
孩子也可以把空閑的時間用在玩的上面,這樣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這樣孩子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習的時候學習,孩子的學習效率也會變高。
第三個方法:家長以身作則。
平時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在旁邊一起學習。這樣孩子看到了家長學習,孩子內心有個陪伴,孩子也能更好地靜下心來。就像平時我們工作時候一樣,自己工作的時候,總會開小差,有人陪伴就能認真的完成工作。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孩子看到了家長也在認真的學習還有工作,孩子還有什么理由不認真呢?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