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與孩子之間可以約法三章,孩子可以玩游戲,但是要控制時間,并且在玩游戲的同時,保證做到不耽誤學業。如果能這樣,就是對家長跟孩子的雙贏。如果孩子自控能力差,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或者是思想開導,盡量避免使用強制手段阻止他玩游戲。
大二的兒子沉迷于游戲怎么辦
定期主動和孩子溝通
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孩子主動的事情,但孩子沉迷游戲,沒辦法只有父母主動溝通。大學幾乎都是不上晚自習,因此晚上時間很充裕。很多同學就會利用這段時間來一直玩游戲。如果晚上的時候,父母能夠利用這時間和孩子開視頻、打電話等。我覺得這樣可以更好的打斷他一直打游戲。多對他進行思想教育,多給他灌輸一些心靈雞湯。因為畢竟你講得多了嘛,他難免都會吸收一些。
對孩子進行鼓勵教育
舉個例子。父母給他定個目標,比如期末的時候成績的平均績點達到三點幾,或者期末綜合測評的時候拿個獎學金,然后就答應給他買個什么東西,或者獎勵他想要的一些東西。這樣也能很好的激勵他減少打游戲的時間。特別是熬夜打游戲對學習,對身體都有很大傷害。
通過老師的教育來激勵他。父母可以跟班主任或者輔導員溝通。讓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對他進行一次思想教育或者說半個月對他進行一次思想教育。畢竟老師的教育對學生多多少少還是會有所影響。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6招讓孩子乖乖放下手機
第一個方法:要幫助孩子看透游戲的套路,提升孩子自身的覺悟
其實孩子玩的很多游戲,都是被一些專業人士,包括心理學專家們精心設計出來的,這些專家們深諳人性,非常懂得什么樣的東西能吸引人,什么樣的東西能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孩子小,沒有分辨和控制能力,很容易就會在游戲中得到成就感,滿足感,這些感覺會促使孩子深陷其中,沉迷游戲不能自拔。所以,咱們家長要幫助孩子看透這些游戲的套路,提升孩子自身的覺悟。
第二個方法: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比如咱們下班回到家,千萬不要第一時間就躺在沙發上床上玩手機,盡可能在孩子面前多看書,多閱讀,給孩子制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說我們有工作需要,不得不在家里看手機電腦這些電子設備,那么咱們盡量做到跟孩子不在一個房間,比如咱們可以去書房,實在不行,就在廁所里專注高效的把工作給完成。
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知道手機,不過是我們的一個生活輔助工具而已,千萬不要被手機給奴役了。
第三個方法:給孩子設置玩手機的規則
孩子一歲前,一定不要給孩子玩手機;孩子一歲到三歲這個階段,每天可以給孩子看10分鐘左右;孩子3-6歲這個階段,每天可以讓孩子看20-30分鐘的手機;孩子到了小學階段,可以適當把時間延長到一個小時左右。
小學生家長要格外注意如果老師在手機上布置了作業,家長可以采用手抄或者是口頭轉達的方式來告訴孩子。如果孩子需要手機來查詢資料,那也要注意不要直接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查,而是要輔助幫助和引導孩子正確地使用手機。
如果孩子已經打著查資料的借口來玩手機了,家長也可以提示孩子:現在是寫作業時間,想要查資料,用電腦更方便。幾次下來,孩子看到了你的堅持和底線,慢慢的孩子使用手機的規則就建立起來了。
第四:用正確的愛,給到孩子歸屬感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當你跟孩子親子關系融洽時,你跟孩子的溝通引導都會非常順暢,反之,孩子完全不會把你當回事,更不會把你的建議和囑咐放在心上,甚至還會覺得你很煩。
所以,咱們要學會走進孩子的內心,跟孩子做好情感聯結,用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理解來溫暖孩子,家長們要明白,當孩子玩手機玩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強行把手機奪走,或者強迫孩子關掉手機,孩子內心是非常痛苦難受的。
這個時候呢,我們不要去打罵指責孩子,而是要去感受孩子的痛苦,并對孩子表達出共情和理解,同時配合咱們接下來要講到的第五和第六招的方法,讓孩子更加理性的對待手機游戲。
第五:父母多跟孩子游戲互動,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現實生活太過枯燥無聊,孩子不得已才回去手機中尋找快樂和滿足。
換句話說:孩子沉迷手機大多數都是因為父母太無趣,家庭缺少溫暖。所以最好的方法呢,就是父母多抽時間陪孩子互動游戲,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樂趣。
比如,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玩捉迷藏,扔球,堆積木,甚至是用床單做吊床,在游戲互動中感受家庭的溫馨;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打籃球,踢足球,跳繩,警察抓小偷類的游戲,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既可以緩解枯燥學習產生的壓力,又能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慢慢地,孩子就不再需要通過虛擬的網絡來獲取短暫的快樂了。
第六:幫助孩子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咱們做家長,千萬不要一直盯著孩子身上的缺點,我們要練就一雙慧眼,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亮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比如,孩子喜歡玩游戲,如果咱們可以合理地引導,就會發現,孩子玩游戲也并不全是一無是處,在游戲過程中,可以鍛煉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觀察力,判斷力。
家長對游戲須有個正確的認識
現在的家長對游戲有一種偏見,只要孩子一提游戲立馬如臨大敵,認為游戲是一種有損于孩子的壞東西。其實,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兩個方面,游戲也是如此,游戲是把雙刃劍,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用得好對孩子有好處,用的不好就會傷害孩子。
游戲本身積極的意義勝于消極的一面,積極意義在于,孩子玩游戲不僅可以提高手、眼、腦的靈敏度,而且還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家長之所以反對孩子玩游戲,是因為只看到了游戲消極的一面。游戲消極的一面是孩子玩游戲時,容易沉迷其中,只有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時候,才對孩子造成傷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