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績有高有低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當他們成績差的時候,家長也不要急著去打罵他們,而是應該先分析一下孩子考試成績差的原因。這樣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且也會減少親子之間的矛盾。
考試成績差的原因分析
1、基礎不扎實是大部分學生考試成績差的原因。一般在試卷當中,有80%左右的基礎題,所以孩子的基礎越是薄弱,基礎題丟的分數(shù)就越多。
基礎題拿到的分數(shù)少,難題拿不到分,這樣考試成績自然差。所以想要提高成績,學生就要打牢基礎,把教材上的知識學扎實。這樣不管考試考什么,他們都能應付自如。
2、很多學生在學習了相應的句式或者公式之后,對于應用的場景不熟悉,就不知道如何變通。這也導致了很多學生經常出現(xiàn)講過的題目,在考試中屢次出錯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大家能夠多多總結題型,整理出對應的答題思路,這樣才能夠讓思維更靈活,當看到一些關鍵字的時候就可以立刻聯(lián)想到相關的題型。
3、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成功始于計劃,沒有計劃就是在計劃失敗。什么是計劃,“計劃”就是工作或行動之前所預先擬定的具體內容和步驟。
“凡事預則立,不預廢”,一個沒有計劃,每天想到一出是一出,想到一下是一下,是很難出成績的。平時學習不愛做計劃的同學,會出現(xiàn)什么都應該去學,但不知道應該從哪下手,不知道輕重緩急,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也沒有提上去的情況。
不同階段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我們之所以把教育分為不同的階段,那是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重心。有一句話總結得非常好:小學看家長,初中看老師,高中看孩子。
1、小學階段看家長
“小學看家長”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說小學的差生是家長的責任,而是強調家長的監(jiān)督引導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三年級以前,基礎知識都非常簡單,孩子在學校時跟著老師同學統(tǒng)一上課、統(tǒng)一下課,放學后如果沒有家長從旁監(jiān)督和引導,他們就很難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
比如不及時完成作業(yè)、回家不復習學過的知識、不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從而導致第二天課堂跟不上節(jié)奏。久而久之,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隨著后期知識難度的增加,成績必然會直線下滑。
相反,有些家長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早起晨讀、高效完成作業(yè)、每天復習和預習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為孩子打下扎實的基礎,還能鍛煉出了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這些好習慣會融入到以后的學習中,讓孩子受益終身。
2、初中階段看老師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時代的進步,初中生學習的知識難度已經越來越大,大部分父母都已經工作多年,早都忘記了當初在學校的里的那些學科知識,因此也沒有能力在學習上給予孩子太多的幫助,更多的知識難點需要從專業(yè)的老師那里獲取答案。
如果初中生成績很差,那家長一定要先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以得到老師的幫助。
學校是集體環(huán)境,每個班有很多學生,老師沒辦法詳細關注到每一個人,所以這個時候孩子一定要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多聽、多看、多問,成績自然也就會得到提升。
3、高中階段看自己
經過小學6年加初中3年的學習,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也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大多數(shù)孩子都已經明白,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個階段的“差生”一定要分析自己成績差的根本原因。
如果每天埋頭苦學成績依然停滯不前,那就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需要盡快作出調整。如果自己本身自由散漫、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再好的老師也無力回天。
與小學和初中不同,高中階段要求孩子不僅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有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做支撐。家長在遇到自己孩子成績差的時候,不要迷茫和焦慮。一定要根據孩子所處的階段理性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找到成績差的根源,從而更好地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
孩子想要提高成績,家長也要做些準備
1、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孩子自己用腦學到的知識,才能印象深,記憶牢。對于他們有些問題自己用腦解決不了的,就須請教別人,然而一旦弄懂,其記憶效果仍然是深刻的。
而且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可以堅定信心,鍛煉意志,這就是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重要品質。
2、家長要多陪伴、輔導孩子。孩子一般瞬間記憶力比較強,時間長了就會忘記,如果沒有家長的幫助很難將這么多課業(yè)消化,吸收。
所以家長在晚上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時,除了按照老師的要求讓他們完成家庭作業(yè)之后,最好幫它們進行復習和預習課業(yè)。
如果有時間的也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更多的閱讀,這對于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是為了提高其它科目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于初高中生,這點就不太適用,因為大多數(shù)家長已經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們了,只能按照他們的需求,做好后勤工作就夠了。
3、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身為父母都希望孩子以后的選擇權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被迫的生活著。因此,家長可以嘗試著找到孩子學習的興趣點,讓他們自己給自己制定一個個小目標。
在每次完成小目標之后,父母可以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孩子以后會更有信心和動力去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