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強基計劃即將啟動報名,今年已經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五個年頭,但仍有不少考生和家長對強基計劃不夠了解,對是否應該報考強基計劃存在疑慮。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高考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哪兩類學生,讓大家都能詳細理解!
高考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哪兩類學生
兩類學生可以報考“強基計劃”,一是綜合素質優秀的考生,第二類是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例如,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一等獎或二等獎的考生。
兩類考生都需要參加高考,錄取中高考成績占85%,校考成績占15%。具體報名條件詳見各試點高校簡章,高校簡章一般要求不得兼報多所高校,需注意部分高校有分省招生計劃。
強基計劃與自主招生的區別
1、選拔定位不同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即主要選拔兩類群體,主體是高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另外是少數在某個領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
2、招生專業不同
自主招生:沒有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
強基計劃:突出了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重點在數理化、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3、報名條件不同
自主招生:想報名的同學,高考成績須過一本分數線,報名主要依據考生的申請材料,重點看考生的競賽獎項,尤其是五大學科競賽和奧賽的獲獎證書。奧賽強校的考生機會較多。
強基計劃:高考分數距離目標院校差30分左右即可報名,不再以競賽獎項為依據,相比較而言,普通高中的考生也有了參與機會。
4、招生計劃不同
自主招生:實行自主招生院校有90所,名額不分省,限定本省。
強基計劃:首批實行強基計劃的學校只有36所。名額分配到各省,省際均衡。
5、錄取方式不同
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要看考生的競賽成績,一般是獲得省級一等獎才有資格報考自主招生。錄取時采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
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不需要考生參加競賽,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占比不得低于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三者按比例換算成考生的綜合成績,然后再依據考生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對學生的考查更加全面。
6、培養模式不同
自主招生:與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沒有什么不同。
強基計劃: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將采取小班化與導師制,并實行本、碩、博連讀的培養模式,最大限度地縮短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減少人才培養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浪費。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強基計劃有什么優勢
1、強基計劃的招生院校全部是“985工程”高校,院校層次高。通過報考強基計劃,考生可以多一些進入這些高校的機會,更有可能獲得降分錄取。統計分析近幾年高校的強基計劃分數線,一般會比統招線低5—30分不等。
2、強基計劃是一項培優計劃,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將得到高校精英模式的重點培養。招生院校一般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進行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本碩博連讀等培養模式。
3、強基計劃在普通類型招生之前投檔和錄取,如果考生不被錄取,完全不影響后續批次的投檔,相當于多了一個上大學的機會。
說了優勢,當然也要說一些它的限制。精英模式的重點培養意味著強基生的學習強度、難度、要求等都會比普通學生的高。本碩博連讀也要求考生最好有繼續深造的打算,具備在某一領域不斷精進的決心和毅力。
強基計劃在本科階段原則上是不允許轉專業的,即使學生不能適應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也只能轉到本專業的普通班,不允許轉專業。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考生一定不要勉強選擇不合適自己的專業。
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報考
一要深入理解自身的學術興趣和個人潛能所在;二要做足功課,詳細了解各個學校強基計劃的具體要求及其對應的專業設置情況;三要在報名時合理規劃個人發展目標并結合未來的就業方向做出明智選擇。
此外,由于強基計劃強調的是長期而系統的重點培養,因此,考生還應具備較強的學習自主性以及抗壓能力,對未來的發展抱有足夠的熱情和耐心。
強基計劃為胸懷科研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廣闊舞臺,同時也是一場需要恒心和毅力的馬拉松。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明確未來道路,并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里贏得先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