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有計劃地完成寒假作業(yè)。
作業(yè)是為了讓孩子復習所學的知識,家長朋友要帶領(lǐng)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規(guī)定每天做一定時間的學習。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楊柳依依老師建議大家最好不要打急榨油,把作業(yè)合理地分配到每天去完成。 這樣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2、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并教會孩子一兩樣生活技能或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不僅僅要和老師密切配合,讓孩子學會學習,還要讓孩子學會生活。孩子在寒假,家長要讓孩子每天有規(guī)律地作息生活,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掃地,洗碗,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等, 還可以教孩子其他不會的興趣愛好,比如游泳、騎車、彈琴、書法、畫畫。
3、陪孩子鍛煉身體或鼓勵孩子和其他同學一起鍛煉。
我經(jīng)常告訴我孩子:“孩子,要想上學習好,首先得身體好。”的確,要想有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必須有革命的本錢。
寒假里,家長要多陪孩子一起去鍛煉身體。作為家長不能讓孩子老是守在電視機邊或捧著手機,守著電腦,要多帶孩子或鼓勵孩子個同學一起去 鍛煉鍛煉身體,打打球,跑跑步,跳跳繩,踢毽子,爬爬山……
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更好地迎接下學期的學習。
4、讓孩子每天拿固定的時間讀書。
試想,如果一個寒假孩子每天堅持讀一個小時的課外書,那么30天寒假就會比別人多了30個小時的讀書時間。這30個小時會積累許許多多的知識,將會產(chǎn)生巨大的價值,還培養(yǎng)了孩子一個好習慣。
5、有條件的帶孩子出去走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條件的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讓孩子走出家門,廣泛地接觸大自然,去觀察、去體驗、去感受。孩子的閱歷越豐富,見識就會越寬,視野也就越開闊,這不管是對孩子的學習還是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以及品性的培養(yǎng),都是大有裨益的。
6、時刻提醒孩子做人的道理。
學會做人比學會學習更重要。家長朋友一定要時刻提醒孩子學會做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有公德意識的人,善良誠實的人,勇敢堅強的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不自私,不貪圖小便宜,不背后算計別人……
這些品質(zhì)看起來簡單,要做起來確實很難。家長要讓孩子做到,自己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寒假生活雖然短暫,但是我們還是要讓孩子有規(guī)律,有計劃的生活,不能 完全依照孩子的意志為轉(zhuǎn)移,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但是也要讓孩子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