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學生厭學后,家長都會想要和他溝通,但得到的反饋都是負面的。有的家長在聽到孩子說不想上學時,更是脾氣大發,不管不顧的打罵孩子,讓他的負面情緒積壓到了極點。這并不能解決問題,家長應該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行。
學生厭學怎么疏導
1、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
大多數父母所謂的交流溝通,后面就變成了說教、指責。比如“我為你上學付出了多少,你怎么能說不上就不上呢?”“你為什么不去上學,等你長大了你肯定會后悔。”當父母和孩子這樣交流時,孩子還能敞開心扉和父母說話嗎?
家長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不批評不指責,和孩子心平氣和的好好聊聊,看看他到底為什么厭學,然后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2、不要著急
家長不要過于著急讓他重回學校,然后幫孩子請幾天假,順便向老師了解一下孩子的近況,如果問題沒得到解決就重回重回學校,學生厭學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先讓孩子放松一下,家長領著孩子一起運動一下,出去玩玩,看看風景,或者孩子有什么愿望幫他實現一下。通過這種行為來取得孩子對你的信任,放松對你的戒備。
3、積極為學生創設表現長處
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已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這種心理需求對“厭學生”來說同樣是很強烈的。事實上大多的“厭學生”由于長期得不到表現自己的機會。由于經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消沉。
因此家長應設身處地的為他們創造表現發揮長處的舞臺。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對自己充滿自信。
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1: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成績中等,父母希望孩子努力進前十,孩子進了前十,父母希望孩子進前三。父母的期望永遠高于孩子的能力,這種高期望讓孩子望而生畏,無法承擔,逐漸孩子就會自我懷疑失去信心,進而厭學甚至棄學。
原因2: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有的孩子性格外向,和同學老師相處起來很容易,有些孩子性格內向又敏感,很難和同學老師敞開心扉。加上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敏感、多疑,也許老師同學無意的一句話,都能刺痛他們的內心,傷害他們的自尊。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融入不到這個集體,或者被同學孤立嘲笑,或者認為老師針對他,那孩子就會討厭學校,抵觸上學,出現學生厭學的情況。
原因3:孩子學不懂、跟不上。學習是一環套一環,逐步深入的過程,如果孩子基礎太差,升學后確實很痛苦。當孩子努力之后,發現基礎差太差跟不上,聽不懂,坐在教室聽課就像聽天書一樣聽不懂,那么就會失去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動力的方法
1、認識自我,認清學習
缺乏學習內動力的學生根本原因是不能認識到自我與學習的關系,他們對學習的意義識不深,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要為誰而學習,要怎么去學習。只有讓他們認識了自我,認清了學習的意義,才能激發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和需求,去思考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做出相應的學習規劃,從而自驅學習成長。
2、培養孩子專注能力
有些孩子學著學著就溜號了,這樣的孩子就算能夠到時間了就乖乖放下手機、放下游戲去完成作業,也不過是“偽自律”罷了。其實并不能專注其中,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最基本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在孩子專注一件事情當中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