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凡是上課做和學習無關的動作我們都稱之為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孩子上課愛動愛說話更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的專注力不高的行為做引導,否則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都沒有好處哦。
孩子上課愛動愛說話怎么辦
第一,我們要適當的懲罰讓孩子懂得為錯誤買單
我有個閨蜜家孩子上課說話,丈夫回來進行了一棍棒教育,后來還給孩子說“你要是上課再和別人說話,這周零花錢就別要了”。沒想到第2天還是如此,所以孩子的零花錢就減半,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導致孩子現在做事較為極端。
不管什么事情,說對就是對,說錯就是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從這我們也得出適當的懲罰才正確,過度懲罰只會讓孩子變得更為執拗。讓孩子認識的自己的行為,會出現一些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這種懲罰效果也就夠了。
第二,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
長時間糾正孩子還沒有任何效果,父母就可以考慮把家當做是教室,對孩子進行一定的鍛煉,這種自控力的實踐鍛煉,對于孩子也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讓孩子坐在板凳上,10分鐘不準張望,再過10分鐘不準說話,簡短的鍛煉慢慢的延長時間,也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習慣。
第三,孩子正式上學前就要引導和教育孩子懂得遵守課堂紀律
包括在學校上課的時間要坐在自己的位置,不能隨意走動,不能隨意說話,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在學校,要注意聽清楚、聽明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遵守課堂紀律,記住老師當天布置的需要回家完成的作業和需要回家做的事情,比如,第二天需要帶打掃衛生的工具等。
第四,家長要做到既看到孩子的不足,同時更要看到孩子的長處
要及時對孩子的良好表現提出表揚,給予肯定,同時,要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向孩子說明需要克服的毛病時,不能直接指出,要注重方法。
比如,孩子課堂好動好說話,你可以告訴孩子:“今天偶爾遇到你的班主任老師,媽媽還沒問老師你的課堂表現怎樣,你的老師就向媽媽匯報說你最近這一周表現很好,尤其是課堂表現已經能基本管住自己了,好說好動的次數已經少很多,值得表揚。
讓媽媽告訴你,由于你上課已經逐漸改正自己的小毛病,聽課效果也比以前好,說你在課堂上比以前愛舉手發言了,讓你繼續努力!”
事實上,你沒有遇到老師,更沒有老師所說的這番話,這種方法是給孩子積極的暗示,使孩子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感覺老師在表揚自己,明天一定要在老師面前好好表現自己,更會努力克服自己的小毛病,讓孩子的小毛病就這樣一個一個地克服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