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最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只有老師,因為他在授課時能清楚觀察到每個孩子的動態。而家長會是老師和家長們集體交流孩子學習情況的階段,如果孩子成績不太理想,想要教育好他,就要在此時多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因為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家長會如何和老師交流孩子情況
家長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的。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和老師交流的有兩點,第一是孩子的成績到底如何,家長畢竟不是老師,離開了校園許久,光看紙面上的數字一般很難了解到孩子的具體排名等,這個時候就需要詳細詢問老師。
第二是孩子成績為何會如此,以后應該怎么做。這時需要委婉的說,一般都是以退為進,先說自己家孩子頑皮麻煩老師,然后說自己一定會配合老師,平時多和老師交流讓老師只管吩咐。這個時候看到這么愿意配合的家長,老師自然也開心,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能更上心。
總之,家長盡量不要去麻煩老師,耽誤老師太多的時間。其次教育并不只是學校的責任,應該是家長和學校共同教育。因此我們要配合老師,而不是一昧的把責任推給老師。盡量做到心平氣和,因為平心而論,在教育方面老師比你更有發言權,更何況老師對家長的印象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怎樣和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
1、孩子在家時的學習情況,如實反饋
有的孩子在學校表現的聽話乖巧,回到家后卻完全變了樣,寫字拖拖拉拉,謊報作業的情況。對于孩子的這些行為,有的家長會采取包庇的措施,在老師的面前美化自己的孩子。
其實家長的這種行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樣做不僅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懶惰,還會錯失最佳教育時間,讓孩子成績不斷下滑。家長可以將孩子在家時的表現如實的反饋給老師,老師的教育經驗豐富,針對孩子的各種行為,都能夠給出具體的建議。
2、溝通不是閑聊,要抓住重點問題
家長在與老師溝通時,客套的話可以少說一些,但是問題一定不能少問。孩子的心理變化、聽講狀態、作業完成度、是否能與同學友好相處,這些都是重點問題,家長記得向老師發出疑問。只有全面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長才知道從哪里入手去幫助孩子,少走教育彎路。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好好學習
1、良好習慣。孩子的人生道路如何走,終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盡所能給孩子相對優秀的獨立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孩子得以傍身的精神財富。而良好的學習習慣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力,對學習的專注,對愛好和興趣的專注。
2、學習要主動。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于向人請教,結果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
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家長引導孩子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學習效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