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一是孩子初中階段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另外給孩子做個規劃,定個小目標,讓孩子有收獲感,才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初一的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
一、觀念上的革新
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為孩子提供觀念支撐。現在的孩子一放學,家長就從書包里把作業拿出來,看著做完,實際上已經把寫作業當成了任務,還必須是在家長的陪同下才能完成,老是這樣,孩子就會失去自主性。
二、定合理的目標,及時鼓勵
對于初一的孩子不主動學,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提過高的要求,強迫他們學習,這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相反總想玩。我們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嘗試成為他們的朋友,要看到孩子往好的方面的變化并給予積極的反饋。
三、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
很多家長必須看著孩子學習,家長放松,他就不做了,那也不是什么問題,為什么呢?他沒有完成任務,第二天去學校得到老師的批評是少不了的,這就是他不完成作業的結果,他必須自己去承擔,作為家長不用去強迫,沒有一個人喜歡總被批評,慢慢他會有所好轉。
四、榜樣的力量
要想孩子自主自立,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要想孩子不玩自己喜歡的游戲其實是很難的,強制不是很好的方法。家里如果父母老是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而對孩子要求去寫作業,這樣的要求是沒有說服力的。
孩子為什么就是不主動學習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1、挫敗感
孩子好不容易能夠坐在桌子上好好寫作業,結果卻因為有錯題,卻被媽媽大罵一頓,甚至被說是豬腦子。孩子學習的激情一下子就降到了谷底。孩子的內心是滿滿的挫敗感。
孩子受到這樣的挫折以后,如果內心沒有及時地得到安撫,孩子就很容易對學習失去信心,更別說主動學習了。
2、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一放學回家就只顧著玩兒,這證明孩子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我們就應該引導孩子,放學回家要先完成家庭作業,再做其他的事情。(或者是看半個小時后立馬寫作業)很顯然,孩子每次都要媽媽去催才會拿作業出來寫。
3、孩子的玩癮太大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因為玩而丟棄了其他的東西,這就失去了玩本身的意義。現在的孩子基本上人手一臺手機,網絡時代,孩子玩手機都是正常的。
但是作為父母的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就比方說一天只允許孩子玩一個鐘或者是兩個鐘到點就一定要上交手機。不能夠隨意地讓孩子想玩多久就玩多久,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都通宵玩。
如果家長對這個問題不管不顧,那么最終毀掉的是自己的孩子,到頭來最傷心的還是父母自己。
初一孩子沒有自律性怎么辦?有什么辦法改變?
1、爸媽做榜樣
父母懂得自律,遵守各種規則,生活習慣良好,孩子才會有樣學樣,模仿父母的樣子,成為自律和自制的人。
2、培養孩子自律觀念
在孩子玩耍前,爸媽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如果孩子不能馬上停止,就需要對孩子適當“懲罰”,可以減少玩的次數或減少下次玩的時間,讓孩子為自己的“違約”付出代價,這樣做孩子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不自律會受到懲罰,逐步培養起孩子自律的觀念。
3、延遲滿足孩子欲望
爸媽不要讓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養孩子抵制誘惑、克制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導孩子拿成績來換,有成績才有獎勵。
爸媽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