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今還有很多家長都堅信“不打不成才”這句話,認為打孩子是為了他好,但實際上只會給他帶來傷害。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長期挨打的孩子心理陰影會很大,很難融入社會,也會養成很多陋習,就像一根針似的扎在心中。
長期挨打的孩子會怎么樣
第一,會使孩子變得懦弱。長期挨打的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恐懼,見到爸媽就發怵,躲避、遠離、不敢接近。由于害怕挨打,爸媽讓他干什么,孩子就會本能的完全順從,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會變得懦弱、自卑。
第二,還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難以相處。經常挨打的孩子,長期壓抑的情緒難以得到釋放,脾氣會變得十分暴躁。而且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還會給孩子造成一種誤導:暴力解決問題。
會導致孩子在家里得不到釋放的情緒,發泄到外界事物上,比如欺負其他小朋友,暴力破壞公共財物等。
第三,變得孤僻。父母的打罵,讓孩子失去安全感的保障,孤立無援,久而久之,他會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沉默。
怎么正確教育孩子
1、針對問題,有目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也不會,就可以通過實例,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鼓勵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2、批評和懲罰
批評和懲罰是對孩子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否定,但是后者是一種針對嚴重不良思想和行為的教育方法。父母必須充分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和行為的具體情況和嚴重性,批評是要指出危害和思想根源,拒絕思想和行動,讓他們感到羞愧和痛苦,然后產生糾正錯誤的動力。
批評時別諷刺別嘲笑,不要侮辱孩子。懲罰不是體罰,絕不能侮辱孩子的人格和破壞他的身心健康。
3、榜樣的力量
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是不能逃避的,我們要求孩子的東西沒有效果,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到。比如說,家長一邊打麻將,一邊呵斥孩子去學習,孩子當然不愿意學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要孩子學習,家長就可以拿一本書在旁邊看,這樣一來,就有一個規矩感在里面,榜樣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