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進入高中階段,意味著孩子離高考又進了一步,但由于這個時候孩子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有很多孩子無法快速的適應環境,導致孩子出現學不進去的厭學情緒,那么對于孩子高一已經學不進了咋辦呢?
孩子高一已經學不進了咋辦
1、薄弱科目一定要復習
高一要學習的科目有很多。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每個科目的難度是不同的。對于自己薄弱的科目,高一學生一定要做好預習工作。這里薄弱的科目不僅指自己最差的科目,還包括一些難理解的科目,比如物理、化學、數學等。上課之前提前了解新課內容,這樣上課的時候,就能快速聽懂老師講的知識點了。
2、適當降低期望值
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高中知識畢竟比初中難了不少,有所下降理所當然。但很多家長習慣做“好學生”的“好父母”,從高一第一次考試結束后,家長比孩子還焦慮,然而情緒是會互相影響的,最終也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
所以面對高中學習,大家要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從完成一個一個地小目標開始,日積月累目標也就變大了。
3、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對于孩子高一已經學不進了,要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滿足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
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通過訓練,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提高。同時極大的縮短了學習的時間,平時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現在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很多。
4、要學會整合知識點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5、轉變被動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的學習方式,一種是被動的學習方式。初中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是被動的學習方式,老師讓學哪就學哪。到了高中后,還是不少學生是這種學習方式。被動的學習方式會導致思維受限,學習的時候大腦參與度不高。高一學生要轉被動的學習方式為主動的學習方式。
6、讓學習帶給孩子更多快樂體驗
學習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被動的、痛苦的,但也有不少學生覺得某科學起來特別有意思,一做題就不困了,甚至樂在其中。所以老師和家長要以孩子喜歡學的科目為基礎,引導孩子也喜歡上其他科目,讓高一學生在做題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學習并不完全是枯燥無味的,你如果喜歡而且愿意花時間去研究,那么漸漸地就會培養出興趣,同時產生出學習的快樂因子,也就不會再厭學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