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學習被分為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主動學習的孩子一般都會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但是被動學習的孩子往往失去了學習動力,整天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最后導致成績下降,那么對于孩子自己不知道學怎么辦呢?
孩子自己不知道學怎么辦
1、讓孩子對學習感到有成就感
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怎么做?首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孩子做,做出來后贊美孩子聰明伶俐,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孩子感覺就好了。接下來,慢慢增加難度。這是一個“慢火煮青蛙”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
2、增強孩子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在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增強孩子的興趣。只要孩子對某門課失去了興趣,這門課的成績絕對不行。在這塊,孩子對老師的喜好,又是重中之重。很多孩子會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導致這門學科不行。所以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道老師是非,一旦發現孩子對某個老師有意見,也要想辦法去糾正。
在興趣方面,語文可以沒事的時候就在家比拼下記詩詞,或者一起看一看比較好的書籍和電視節目,讓他去感受文字的美。
3、坦然面對孩子的優缺點與成績
有時候,我們尊重了孩子的自我選擇,可是他的自控力太差,往往一不注意就會沉迷其中。這時候家長往往會非常的暴躁,覺得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是沒救了。
其實,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日積月累的培養與訓練。在前期的時候,孩子往往沒有很好的執行力,所以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挑戰家長的心理底線。這時候需要家長耐心地去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也需要慢慢的培養孩子的意識: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家長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鼓勵他學習,下次再進一步。
4、多出門,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對于孩子自己不知道學,要從多種渠道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整個過程變得有趣起來。比如讓孩子參與制定旅游計劃,他就會開始了解當地的氣候與風景;帶孩子走入大自然,他就會有了認識新事物的興趣;帶他去博物館,他會開始了解歷史;帶他看報紙……
當然,在目前不能出門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比如講故事、猜謎語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自己主動的汲取知識。
5、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
眾所周知,在很多小孩們的眼里,對于家長很是依賴,而且潛意識中對于父母一種模仿崇拜的思想。正如一句常言所說:“養不教父之過”。很多家長在工作甚至給孩子們輔導功課時,總是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孩子們看到這種情況,也會下意識模仿,忽視作業的重要性。
若是家長能夠起到榜樣作用,經常在孩子面前看書,或者表現得很喜歡學習,孩子們也會被家長所影響,逐漸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不需要家長的催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