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五六年級已經是小學的高年級段了,也是孩子自我意識增強的時候,往往孩子也就不會聽進去家長和老師的話,再用之前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也是不管用的。我們要去試著讀懂自己的孩子,才能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那么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不聽話怎么辦呢?
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不聽話怎么辦
1、讀懂孩子,及時教育
對于家長們來說,看似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卻往往讀不懂孩子的內心世界,尤其成為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的階段后,心理成長變化特別迅速,幾乎每兩年就會邁上一個臺階。因此,對于家長來說,不妨先把目光投向學校,看看孩子在學校里的成長變化,然而再從家里著手教育。
2、尊重孩子,平等交流
當孩子這時對你的意愿表現出逆反時,家長不要急著去進行鎮壓。同時你可以向他表示:“我尊重你的看法”或“你盡量舉例說明”。
這時家長就應該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將內心的感覺表達出來,然后給予完全的重視和關心。讓別人覺得他的反對意見是很獨特的見解,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確與眾不同。
3、多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
世界上是沒有天生不聽話的孩子的,孩子不聽話一定是有原因的,而平時許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在家跟孩子就相處的時間少,每次當孩子有調皮、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總做不到心靜氣去了解,而是打罵了事。
其實家長應該每天抽些時間跟孩子單獨相處,和孩子一起做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要跟孩子成為朋友。這樣下來孩子都愿意跟父母訴說心底話,父母作為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很多時候父母說的話孩子都會愿意去聽。
4、適當給孩子講道理
孩子到五六年級,已經算是“大”學生了,可能有些家長這時就會覺得講道理,但他聽不進去,根本起不到一點用,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只要是自己孩子的聽力沒問題,那么你給他講道理,他多多少少都會聽進去,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行為。
就比方說你告訴孩子,電很危險,不要去碰。那么已經是五六年級的學生的他在看到電這個東西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所考慮,有所顧忌:那是危險的,我不能碰。這就是講道理的作用,對于大道理,孩子們可以不認真聽,但是家長們不能不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