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生不聽話應該慢慢的去引導,讓他們意識到錯誤,而不是一味的兇或者打罵,效果會適得其反,應該從根本上改變,需要有耐心!
小學生還處于懵懂期,他對自己的很多行為并沒有對和錯的概念,而且因為自己是小孩子,就算有時候犯了錯大人也會一笑而過,不會真的對他怎么樣,時間長了他就得到了這樣一種信號,我做這些事情不會受到懲罰的。
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越來越無法忍受,這時家長才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可是想要解決卻已經有些難了。
越是這個時候,家長越不能放棄,更不能喪失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因為沒有什么東西是時間無法改變的。只要家長開始從頭教育孩子,規范孩子的行為習慣,通過自身示范和對孩子的言語約束,以及用一些以彼之道還彼之身教孩子學會尊重人,時間長了,孩子自然會有很大的改變,當然,在這期間,家長要有極大的耐心。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家長叫他名字的時候,他不答應,跟他說話他也不理會。后來這個家長就想了一個辦法,當孩子有事叫他的時候,家長也不理這個孩子,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孩子明白,尊重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小學生不聽話怎么辦呢?
第一、講道理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講道理,孩子聽不進去,根本起不到一點用。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只要是自己孩子的聽力沒問題,那么你給他講道理,他多多少少都會聽進去,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行為。
舉個例子,比方說你告訴孩子,電很危險,不要去碰。那么當他們看到電這個東西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所考慮,有所顧忌:那是危險的,我不能碰。這就是講道理的作用,對于大道理,孩子們可以不認真聽,但是家長們不能不講。
第二、立榜樣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能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事情了。但事實上,最令孩子受教育的還是家長自身。因為你們是他的的父母,你們的一言一行,會被他們當做典型。
可能許多家長遇到過,當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跟你頂嘴,爸爸/媽媽也是這么做,他怎么就可以。于是你就啞口無言了,只因為你沒有給他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所以說立榜樣很重要,特別是家長。
三、獎勵
小學生比較愛吃、愛玩,所以一些東西對他們是極具誘惑的。所以家長們可以利用這一點,當孩子做了對的事,就要對其進行表揚和獎賞。慢慢地,孩子們就會愛上這樣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