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近期有家長反映孩子每天放學之后回家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晚,孩子說是因為老師要求留堂,很多家長對這一行為感到非常的不解,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和老師去溝通才合適,那么以下是孩子留堂家長怎樣和老師溝通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孩子留堂家長怎樣和老師溝通
對于這種事情,要分清楚狀況;是一個人留下,還是全班人一起!如果是一個人,要先找自己家的原因,然后跟老師好好溝通一下。全班一起留下的,那就不要說了,這老師還是蠻負責任的!
當家長發現問題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形成合力,不可放著問題不解決。面談,這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通過與老師零距離的溝通,讓老師對孩子在家里的表現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長也從老師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樣雙方更容易達成共識。
孩子留堂的影響
1、自尊心會嚴重受到傷害
很多孩子被留堂都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寫作業的時候拖拉以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強,作業存在較多錯誤的學生。如果學生經常被留堂,無形當中他們便會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把自己看做差生隊伍當中的一員,因為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幾乎沒有被留過堂。他們一旦經常被留堂,他們便會產生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始終比別的學生差,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從此以后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
同時孩子被留堂,還有可能導致孩子對這一門學科沒有興趣,從而影響到對其他學科的興趣,進而影響所有的學業成績。更嚴重的是,他們經常被留堂,讓他們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抬不起來頭,回到家還要受到家長嚴厲的批評,他們的自尊心會嚴重受到傷害,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2、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受到影響
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不僅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也不是教師看著管著采用“填鴨式”的方法讓孩子學習。
可能作為老師來說,留堂是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把作業完成或者是修改孩子在作業當中所出現的錯誤,但對于孩子來說,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作業,他們的心理會一直保持著高度緊張的狀態,同時他們的大腦也有可能是一片空白的。那么寫作業的質量和效果就不會那么理想了。
如果孩子是自愿留堂的,這樣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會減少,但是如果孩子是強迫被留下來的,不是心甘情愿來的,處于被動的狀態,有時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如果長期這樣做,一些學生很可能會對教師產生依賴的心理,沒有教師的監督,他們便不會自覺主動的去完成作業,產生惡性循環的結果。學生學習完全是為了家長,為了老師,為了別人而學習,這樣學習反而成了他們的負擔。所以孩子如果經常被留堂不是好現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