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多數高中生在高三的時候壓力是達到了頂峰,就會出現階段性厭學,家長就要幫助孩子能夠早早克服,不然很快就會引起學習成績的下降,甚至有可能自信心受挫,那么高三怎樣克服厭學情緒呢?
高三怎樣克服厭學情緒
1、樹立正確學習心態
有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考高分或者取悅老師家長,不,這絕不是,學習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有一個更廣闊的未來。
許多人厭學都是因為不自信,覺得自己太笨了,什么都學不好。那么我們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個學習小目標,從易到難,一步步去實現,在不斷完成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的信心。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可以通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改變和調整教學方式與技巧,來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可以通過將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與教學結合起來,來引導學生學習。
更可將學生長處與學習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優點,讓學生感覺到成就感和充實滿足感,會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給自己合適定位
高三學生應該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自己覺得學習無望。明確目的,接受允許的進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并且提高自信。
4、堅持做自己能做的
不要給在高三的自己定宏大的目標或者死磕那些花了很多力氣還沒有取得理想效果的事情。如果學習狀態不錯,一直在穩定進步,那就給自己定一個“小步子計劃”,為了能離最終目標靠近一點,自己還能做些什么。這樣不斷地一點點積累,總會匯集成豐碩的成果。
如果對自己現在的狀態不滿意,感覺很挫敗,要承認自己面對的困難,給自己定一個“暫時不變計劃”,就是在目前困難不變的情況下,自己還能做些什么來改善情況。不管到目前為止,你的學習狀況如何,都要堅持行動,這才是進步的源泉。
5、家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家長須用正確的、理性的方式關愛學生。引導孩子學會放松,接納這些問題,對自己能有一個客觀、現實的評價,就可以幫助孩子接觸無力感,找到希望和動力,進而重建信心。多與孩子進行溝通,縮短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幫助化解孩子厭學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