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在原始感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更類似于人類的情緒,比如喜、悲、羨慕、妒忌等。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大部分時候的情緒是怎樣的,其實知道孩子的情緒就比較容易掌握孩子的行為,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大部分時候的情緒是怎樣的吧!
孩子大部分時候的情緒是怎樣的
1 懼怕
害怕在生命早期是一個感覺的情緒反應,特別是在2-4歲的兒童期表現最為明顯,但不同的年齡階段怕的內容卻不一樣,一兩歲時更多的是怕陌生人;兩歲半左右,主要怕大的聲音,小動物,醫生看病;在大一點會怕黑暗等。
2.憤怒
憤怒往往是指愿望不能被實現或為某種行為受到限制時所引起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
從心理學上講,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是對感到無助、或無力的情境做出的反應,是對周圍人發出的一種變相求助信號,只能通過最熟悉的發脾氣的方式來引起注意。
3.嫉妒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嫉妒的心理,適量的嫉妒心有利于孩子的進步,但是過量的嫉妒會給別人或者自己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通常嫉妒心重的孩子一般都比較短視,只能看到別人的優點,而沒有看到自己的優點。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正視自己的缺點,接納別人比自己好的一面,同時不斷的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第四。 好奇
好奇是孩子遇到新鮮事物或在新的環境中,產生興趣而想要探索和了解的心態,好奇心是孩子個體學習,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奇心越重的孩子,生存能力越強,因為這部分孩子喜歡不斷的探索各種事物的屬性,獲取更多的知識來應對周圍的環境。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對于幼兒來說,一旦面臨新奇、神秘或者自相矛盾的事物,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探索行為:感官探索、動作探索、言語探索。正是通過這些探索行為,孩子學會選擇性的了解周圍事物,并積累經驗。
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在安全的范圍內鼓勵和培養他的好奇心,幫助他們不斷的去探索周圍的事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