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夠讓兩個獨立的個體之間理解對方的想法,解開存在的問題,這也充分說明了交流的重要性。但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自身性格原因,比片內向靦腆一些,也不愛跟父母及其他小朋友交流,孩子不愛交流怎樣引導呢?
孩子不愛交流怎樣引導
1、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不善交際的孩子一般對自己沒有信心,總覺得自己做不好,害怕其他小朋友不喜歡自己,孩子越是這樣,反而對交際越是恐慌,逐漸會變得懦弱、抗拒。
對此,家長需要對孩子從小進行培養,不要對外人說自己孩子差勁,更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人,也可以試著從外在條件進行改變,比如讓他變得“光鮮亮麗”,但要適度,不然孩子會變得虛榮。
2、多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給孩子勇氣,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同齡的孩子之間會更有話題。平時也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書,讓孩子多學習一些詞匯,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能力。
家長平時可以經常帶孩子出門,讓孩子不會感覺到沉悶,也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故事,令孩子記憶深刻的故事,孩子會更愿意分享給其他人,在跟他人交流時也有可以分享的內容。
3、父母多陪孩子說話,形成好的溝通環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愛說話,父母首先應作出表率。如果是因為家庭環境過于安靜導致的孩子不愛說話,父母應放下手中的手機,多陪孩子說說話,多陪孩子做游戲,鼓勵孩子和自己交流。
想要培養孩子多說話是要靠長期努力的,家庭成員應多討論、多關心,一起多做游戲,讓孩子感受到溝通的樂趣,并參與其中。
孩子不愛交流的原因
1、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不愛說話,也有時候是因為安全感不足,孩子不確定自己說出的話有沒有人聽,有沒有人理解,是否別人會喜歡。這種安全感的缺失,也會導致孩子想要規避說話帶來的風險,比如家人的抵觸、朋友的嘲笑,從而選擇沉默。
2、目標過高
有的父母會將孩子看成自己理想的再現,希望孩子能成為自己期待的樣子,因此時常會擺出嚴厲的態度,令孩子產生距離感。而孩子則會因為擔心無法回應父母的期待,而主動選擇減少與父母的溝通。
3、父母要求嚴格
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這是每個父母都會有的期待,畢竟優秀的未來更輝煌。但是,孩子的身心發育以及接受能力不同,他們的成長都是有規律的。父母過于嚴格,總是想要拔苗助長,反而會讓孩子跟父母的關系越變越差,相互之間也是存在眾多矛盾。
當孩子開始出現不愛交流溝通的情況時,家長一定要有所重視。其實孩子不愛交流怎樣引導的方法并不難,難在它需要家長長期的堅持,以及對還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