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的支付都變成了掃碼甚至刷臉,我們對于金錢的意識越來越淡薄,金錢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數字。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花錢沒有概念,沒有節制,那么,怎樣引導孩子不要亂花錢?
怎樣引導孩子不要亂花錢?
1、讓孩子遠離“金錢優越感”
在這點上,西方一些大富翁的做法頗值得中國父母借鑒。他們通常只給孩子很少的零用錢,并鼓勵孩子自己去打工掙錢,讓孩子明白,金錢的獲得并不是輕而易舉的,有價值的財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積累,積累財富的過程比財富本身更有價值,讓孩子擁有一種天生的金錢優越感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再富不能富孩子”。在這里說這個倒不是鼓勵孩子去打工,是家長需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必須自己付出。
2、讓孩子知道錢是怎么樣來的
即使是再富裕的家庭,許多父母乃至祖輩都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艱苦奮斗。因此,平時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走一走,看一看,干一干,向他們講講自己的創業史,使孩子逐漸明白有錢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艱苦奮斗才能獲得,未來要靠自己去創造,告訴孩子人要學會節制欲望,從而培養孩子“珍惜手中擁有的一切”的信念,因為只有對那些來之不易的東西,人們才會倍加珍惜。
3、教給孩子正確的花錢方法
計劃法:(1)每周給孩子的零花錢確定一個數目,這個數目應與班級同學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花費額度,父母之間可以相互打聽各自給孩子零花錢的數額,并約定大致的數額,以免孩子攀比而造成心態不平衡。(2)幫孩子制訂一個計劃,讓孩子按必須到次要逐個列入計劃,這個計劃不能超出確定的數目,購物消費時讓孩子自己掏錢支付這些費用。絕對不能為他支付一些不必要的開支或替他彌補亂花錢造成的“財政赤字”,否則你永遠無法讓孩子學會有計劃地開支。
4、讓孩子試管家庭財務,參與家庭事務
據調查,目前多數中小學生對自己的家庭情況,特別是父母的經濟收入情況了解甚少,多數孩子也不關心自己的家庭情況,只關心自己。一些心理專家認為,中小學生既然是家庭的一員,就有責任分擔家庭困難。作為家長,應定時定期與自己的孩子交談,讓他們了解家里各種各樣的開支,讓他們參與解決家庭財務問題,尤其當孩子有一定思維分辨能力后,就應該讓他們知道天下有窮爸爸和富爸爸之分,孩子有窮孩子和寄孩子之分。教孩子學會面對,否則就不可能培養起應有的責任感。
5、不要用物質刺激的辦法鼓勵孩子考出好成績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是一份義務,是一份責任,如果家長用物質刺激的辦法,孩子會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久而久之就會撐大孩子的“胃口”,孩子會為學習處處與家長講條件,而一旦失去了動力,孩子將停滯不前。
6、給孩子做好勤儉節約的榜樣
一方面父母首先要消除與人攀比和高消費觀念的影響,要明白孩子的前途是不能用錢來鋪就的,另一方面以身作則,勤儉持家,量入為出,不能花起錢來大手大腳,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