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生活中,很多家長喜歡拿孩子去和別的孩子作對比,在孩子不斷地成長之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孩子逐漸成為父母炫耀的工具,而落后的則成為父母心中的痛和恥辱。攀比,滿足了家長的優越感和虛榮心,而恰恰甩給了孩子沉重的心理負擔。家長在孩子幼年不自知種下的惡因,在孩子成年后開出自卑和心態失衡的苦果。那么,怎樣教育孩子不要攀比和自卑?
怎樣教育孩子不要攀比和自卑?
第一、父母們應該改變自己的態度,要尊重孩子。
父母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是不一樣的,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著不同于其他人的天賦,自己的職責只是去發現他們的天賦,因此學會尊重孩子是最基礎的,尊重孩子的愛好,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孩子的隱私和天賦,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健康的成長環境,孩子們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興趣并把它變成自己的特長。
第二、父母們要善于發現和欣賞自己孩子的與眾不同。
父母們一定要清晰認識到的一點就是,絕對不能指望自己的孩子在每一個方面都優于同齡人,天才存在,但絕對是少數,所以,與其想著要把自己的孩子變成能讓自己驕傲的天才,不如學著做一個能為平凡孩子驕傲的父母吧,去發現和欣賞自己孩子的與眾不同,去為孩子的小成就開心,這就已經夠了。
第三、父母們要學會鼓勵孩子成長為獨特而優秀的人。
父母的鼓勵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父母們既然愛孩子,就應該去相信自己的孩子總會在某一方面表現出天賦,不是只有科學家音樂家才是孩子最大的成就,父母們要做的,是去發現自己孩子的天賦,即使并不那么耀眼,也鼓勵孩子去努力,最終成長為獨特而優秀的人。
盲目排比對孩子的危害:
1. 給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總拿孩子和別人攀比的父母,是為了在對比中獲得優越感,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對孩子而言,恰恰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2. 攀比心理會投射到孩子身上
孩子未來要面臨很多誘惑,但因為家長的攀比心理而讓孩子提前陷入“誘惑”的例子卻比比皆是。在孩子身上父母無需一切都要最貴的;也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不惜血本,只給孩子最好的。
3. 讓孩子喪失創造力
美國兒科學會有一項研究,認為“自由玩耍會讓孩子變得更具有創造性”。但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孩子出類拔萃,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給孩子報了一大堆,最終,只會讓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喪失創造力。
4. 讓孩子變得更物質
隨著家庭條件越來越優越,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都非常寵愛,孩子要什么,父母就會給什么。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誰甘愿讓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別人呢?
如果家長沒有自己的原則,這種攀比教育方式不僅會給家庭增添巨大的壓力負擔,還會讓小小年紀的孩子變得越來越物質化。
5. 讓孩子失去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發展潛質,一味地將孩子進行攀比,要求孩子與他人保持一致,會限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想要孩子在復雜的環境下還能有自信,有勇氣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那么家長要做好榜樣,控制自己的消費習慣,勿盲目的去攀比。活在當下,不卑不亢,才是給孩子做出的最好示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