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條回答
如果一年級小學生在學校不聽話的話,我個人建議你還是要和老師好好的溝通一下,看看到底孩子是哪方面,他有的孩子就天生特別淘,老師跟他說么,說什么他也是聽不進去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有一個很好的耐心去慢慢的教孩子。
一年級的孩子特別的天真無邪,有時候又很調皮,讓家長無法招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且很貪玩。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比較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弱。我們家長一定要耐心的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多抽時間關心和陪伴他們,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多正面引導并以身示范。慢慢的孩子就會更聽話了。
一年級孩子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呢?
孩子出現以上問題原因有很多:
1、規則感較差,自控能力較弱。
孩子在家中較為隨性,散漫。孩子進入學校卻未進入到學生這一角色。清楚自己應該遵守紀律,排隊做操,認真聽講。但就是不愿意這樣做;同時學校相對家里會有更多的刺激。
對于聽知覺,視知覺較為敏感,自我調控能力較差的孩子,興奮后很難快速平靜端坐在椅子上。
2、渴望獲得關注。
在家里,孩子是家庭關注的中心,表達會被傾聽,需求會被滿足。可到了學校,這一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班級中孩子眾多,老師無法將關注和精力分配到每個孩子身上。部分孩子會通過不遵守規則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關注。
3、謹防多動癥。
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綜合征。多表現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同時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部分孩子會出現情緒暴躁,摔打,破壞物品等癥狀。出現以上癥狀,建議家長立即帶孩子進行專業評估和干預。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掌握引導教育孩子的方法。最起碼要掌握幾個原則:
1.不要火冒三丈,批評孩子。要知道:孩子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本原因都在父母身上。做父母的要想一想,我們應該教育給孩子的,是不是沒有教育到?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的事情,是不是沒有做好?我們的態度是否端正?我們對待孩子的方法是否過于隨意?是基于孩子的感受為主,還是以我們自己的感受為主,有沒有做好換位思考?是溝通式的多,還是命令式的多。很多情況下,對孩子火冒三丈的批評,其實是把自己的責任轉嫁到孩子身上,這對孩子是極其不負責的。
2.認識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立竿見影。欲速則不達。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切不可操之過急。如果做父母的感到教育孩子太浪費時間,不耐心,不細致,那么孩子性格上出現問題是誰之過呢?愛孩子可不是讓他吃飽一口飯而已,更不能孩子開心的時候你就開心,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你比孩子還急。我們是成年人,孩子還在成長的懵懂狀態,難道我們需要孩子反過來體諒我們的心情和感受嗎?當然不是。
3.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對孩子充滿信心、信任,要相信通過努力,每一個孩子都會變好。這也是做好小孩子工作的一個思想和認識基礎。
首先,家長肯定要找到老師溝通,他為什么不聽話?具體原因表現在哪里?然后針對問題,針對問題解決,總會找到辦法的。只要耐心點,花多點時間,孩子都會改正的,奉勸各位家長還是多關心自己的孩子,不要工作為借口。
一年級的孩子是從幼兒園教育環境中出來的,本身還保留著這個疼那個愛,左右有人照顧,自己任性的習慣。而我們卻認為已經上小學了,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孩了,開始強制性的要求他們去做這去做那,把我們想的好習慣讓他們做出來,效果就會差強人意。
給予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時保持耐心等待慢慢調整。畢竟他們也知道自己和幼兒園小朋友不一樣了,也在調整自己,需要我們慢慢感知這種變化。多花自己的時間陪伴孩子,你會發現你了解他比你了解自己都多。
一年級孩子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呢?
1、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
2、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
3、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會道德與規范,從而自愿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一年級小朋友上課不聽話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他不聽課作為家長來說不能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也不能放任不管。我們應該找出孩子不好好聽課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再對癥下藥,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進步肯定會非常明顯和顯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