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在學校里比較乖的孩子,通常是愿意聽老師的話,與同學相處融洽的。屬于人們常說的乖孩子,這些孩子能夠適應集體生活,是很容易相處的孩子類型,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值得贊揚的好性格好表現。
2、為什么有的孩子在學校里乖,在家里卻展示出種種不乖的表現呢?比如,有些孩子在學校里吃飯很好,在家里卻不愿意自己吃飯。有的在學校里愛清潔講衛生,在家里卻拉里邋遢。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后來慢慢地我終于明白了。
其實孩子在學校里表現好,表現乖,比如自己吃飯很快或者自己飯前便后洗手,實際上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贊揚,或者是同學們都這么做,自己也隨大流,或者是為了表現出色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驕傲感,總之,孩子表現的很乖,其實都有其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而在家里表現不乖,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還是家庭里的環境和氛圍較為寬松,孩子有些隨心所欲了。比如,在家里吃飯就要大人喂了,或者懶得飯前便后洗手了。作為家長我覺得對孩子的行為首先要能夠理解,這是孩子較為放松的狀態,也可以說是孩子和家人溝通的一種方式,因為孩子有時更會通過各種不乖的行為來與家長互動,獲得語言和行為上的溝通,這有時只是孩子與大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難道孩子要坐下來乖乖找大人談心么?還不是通過調皮的方式獲得大人關愛。
家長們可以仔細想想,孩子不可能以不乖的表現在學校老師那里獲得同樣的愛的關注,所以孩子們就不會在學校表現的不乖。
3、對于孩子在家庭里種種不乖的表現,總體來說,家長還是以理解為主,并結合孩子的實際年齡和情況進行管教。比如,如果家長們無法接受孩子不能很好的自己吃飯!那么就應該以明確的方式約束孩子,要求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吃飯的行為。比如,只要下了餐桌就不能再回來吃飯了。
比如,有些孩子在家就不遵守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那么家長還是應該嚴格要求。不洗手不能吃飯。便后不洗手的話不能去做其他事情。
如果孩子在家不愿整理自己弄得一塌糊涂的玩具,那么家長就應該停止他的所有活動,直到他能夠把所有的玩具整理好為止。
總而言之,孩子在學校里乖,在家里不乖,總體來說是好事,我支持家庭是相對寬松的氛圍,不是軍事化管理的部隊。但是,針對孩子具體的不乖的行為,要結合他/她目前的年齡進行適當的管教,畢竟過于寬松,毫無約束的家庭教育是必敗無疑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