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對孩子教育的心理歷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消極的想法,當孩子不聽話不上進,家長怎樣教育都無濟于事時,就會產生想要放棄教育孩子的念頭,這可能是大多家長都會面臨的難點吧。但是即使如此,我們也想要和孩子共同進步努力,所以說,家長對孩子徹底失望想放棄怎么辦呢?
對孩子徹底失望想放棄怎么辦
1、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和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對孩子和自己的寬容和理解。自己生養的孩子,無論怎么樣,都是自己培養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擅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而不是過于苛責。
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時,家長要用建議和指導代替包辦和指揮,在孩子做完一件事后,和孩子一起總結反思,而不是指責、挑剔,或者產生對孩子失望的念頭。
2、調整心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獨特的感受和追求,所以對孩子來說這些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家長對孩子徹底失望的這種心態也應該及時調整,不能讓這種不良的心態影響彼此之間的關系。
其次,好的教育,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留白”的教育,適當地讓孩子自我發揮,給他一定自由的時間去玩耍、去想象、去思考,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更好的人。父母要更注重孩子生命里的體驗、收獲、經歷和樂趣,讓他實現自己的內在價值。
3、適當降低對孩子的高度要求
家長對孩子徹底失望想放棄的這種念頭是消極的,我們不如先降低對他的要求,多夸獎他、鼓勵他。我們首先要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起來,然后多陪伴他,多聽他說話,淡化彼此的親子關系,強化朋友關系。
其次,家長再忙也要抽時間,去見證孩子成長當中的一些重要時刻。最后,我們要陪他一起培養他一到兩項愛好,比如閱讀、彈吉他、畫畫等。
4、發掘孩子的閃光點
世界上沒有任何孩子想讓爸爸媽媽傷心失望甚至放棄自己,當他們做出不良行為時,一定是遇到了困難,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與支持,而不是批評、指責。家長鼓勵孩子要結合實際,肯定的是結果更是過程,表揚的更是品質。
當激勵的語言行為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相處的一種習慣時,孩子健康成長的良性環境就確立起來了。
5、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所有的成長和教育,都是建立在尊重、溝通、鼓勵和認可成就的基礎上。
很多家長認為溝通無效,孩子不聽,從而對孩子失望想要放棄時,那都是錯誤的態度、方式和方法,我們要放下家長的權威,放下過高的期望,放下嚴厲的態度,以朋友的身份平等溝通,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然后,把期待點放在他喜歡的事情上,設定階段性的進步目標和獎勵方式,陪他一起完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