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對于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或者是做事有壓力,那么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怎么辦呢?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怎么辦
1、強化孩子時間觀念
一個孩子的時間觀念差,才會在生活和學習中,導致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他們平時學習上做作業(yè)慢,生活中做其它事情也喜歡拖拉,慢慢悠悠的。因此,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幫助孩子強化時間觀念,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規(guī)定時間完成。而這些事情必須在生活和學習中方方面面都要有所體現,包括吃飯、學習,哪怕是洗澡,也都有提醒孩子,要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
2、讓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評、催促只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當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應該適當表揚,引導孩子以此為榮,通過一件事慢慢擴散到更多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揚高興的時候潑冷水,提以往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行為。
3、要訓練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動性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包辦,代替的太多,要求太多,設計太多,規(guī)定太多,致使孩子自己沒有多少自主能動性和獨立性。比如說,讓他出去買東西,然后父母就會千叮嚀萬囑咐,你應該怎么走路,應該和售貨員怎么說,應該怎么包裝東西,應該怎么把東西帶回來等等。
因此,孩子做事情之前和做事情之中,從來就不想這件事情到底該怎么去做?該多長時間之內做完?也會導致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
要訓練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動性,就大膽放手的讓他自己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兒,比如,讓他自己坐公交車上學,讓他自己去購買東西,讓他自己給自己規(guī)定時間做作業(yè),吃完飯讓他自己去刷碗,早上起來讓他自己疊被子,整理書包、衣物等等。
4、承擔拖延的后果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如果縱容這種拖延,那就算孩子掌握了時間刻度,也改不了習慣。這時候家長果斷把碗收走,讓孩子體驗餓肚子的后果;作業(yè)完成超時,家長果斷不管,讓孩子體驗百思不得其解的煎熬或者被老師批評的后果,只有這樣他才會珍惜你給他的作業(yè)輔導時間。有時候狠狠心,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必須讓他認識到:做事拖拖拉拉是對他自己不利的。
5、家長自己樹立好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是潛移默化的。家長要讓孩子做到,家長自己要先做到。
既然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家長也應該快起來,家長可以和孩子做比賽,看看誰先完成。這樣理糾正了孩子的拖延,也改掉了自己的毛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