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比較懶的孩子怎么辦?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律能力,并教育孩子做一個自律的人。同時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要改變的首先是家長自己。其次就是家長要注意約束自己的行為,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跟家長習得的孩子懶散不自律,首先要檢查一下我們做家長的,是不是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帶給了孩子起了不好的影響。
具體來說,面對懶散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父母以身作則。家長要對自己和孩子統一標準,不能要求孩子去做,然而自己卻做不到。父母要用良好的行為習慣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比如和孩子說好了10點睡覺,那么自己也要遵守約定。
2、糾正錯誤的懶惰行為。發現孩子一些懶惰的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糾正,千萬不可以縱容。不要不痛不癢的指責幾句就草草了事,要讓孩子認識到懶惰的危害,成為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3、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為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可以采取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獨立完成。遇到比較困難的目標,家長可以采取簡單的引導和輔助,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為困難半途而廢,或者替孩子完成。
4、不要過度的溺愛孩子。長期在這種溺愛的環境下成長,孩子漸漸就養成了依賴的性格,任何事情都想靠別人來完成。但凡碰上問題和困難,孩子也不愿意去主動克服,這也就更談不上自律了。
5、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正如貝多芬所說的“天才是1%的天賦+99%的汗水”,看到那些清華北大學霸們的時間計劃表,就知道人家為什么那么優秀,不僅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而且能夠高效管理時間。
6、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正確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個孩子都是有上進心的,可能因為學習上的一些錯誤方法,導致了孩子喪失信心,變得不思進取。家長要用心觀察,找到問題的關鍵,幫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