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攀比心理,有時候比大人還要嚴重,所謂攀比心理,是刻意將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條件等方面與別人進行比較,并希望超越別人的一種心理狀態。攀比是現在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間的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改正不好的習慣。
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長怎么引導
1、不能一味的滿足,要適當
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媽媽要注意,小孩子都是喜新厭舊,看見別人的新玩具自己就像要,很多的家庭總感覺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孩子想要就給孩子買,家長辛苦點也不能委屈孩子。
可是這樣無限的溺愛,只會助長孩子的虛榮心,時間久就會越來越夸張,孩子的虛榮心總有家伙在那個招架不住的那一天。
2、從小培養孩子有金錢的意識
家長在孩子3-6歲的階段就可以多給孩子培養金錢方面的教育,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
孩子出門想要買什么東西要讓他自己知道價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干家務,給零發錢,讓他想要買什么東西的時候,用自己的零花錢買,這樣他的金錢觀也會慢慢的樹立起來。
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從小多做一些家務,也減少孩子在物質上攀比的意識。
3、啟發孩子
到了這一步呢,我們再讓他來看看自己其實擁有的一點都不少。當你家孩子發現原來我也擁有很多呀,而且自己很多的東西也都是其他孩子根本就沒有的。這個時候他是不是就更開心了。
孩子為什么會有攀比心理
1、家長過分的溺愛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茁壯成長,聰明。對孩子都是有求必應,要什么給什么,別的小朋友有的東西都會給孩子買。家長過分的溺愛、嬌生慣養,會讓孩子滋生攀比心理,產生依賴。
2、孩子的天真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
孩子是單純、天真、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孩子年紀比較小還沒有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只知道模仿別人這樣做我也這樣做,別人買什么我就就買什么,這種現象常常會被父母所忽視,其實這種幼稚,喜歡模仿的天性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
3.父母的言行舉止,給孩子種下了攀比的種子
比如父母經常不自覺的拿孩子跟別人去作對比?!澳憧慈思覐埫烂?,每次都能考10分,你怎么回事?”
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習慣了去看別人好的地方,而忽略了自己有的,這種做法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壓力,嚴重摧毀孩子的幸福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