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不知都你有沒有發現,有的孩子很聰明但是就是不愛學習,整天吊兒郎當的。如果一個孩子他吊兒郎當作業敷衍,那成績肯定不好,這個時候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大的轉變,有可能這一生的路句很難走了。那么如何改掉孩子吊兒郎當的態度呢?
如何改掉孩子吊兒郎當的態度:
1.吊兒郎當的孩子一般都是從小沒有養成好的習慣,這與父母的家庭教育脫不了關系。那么現在發現孩子吊兒郎當就要從現在開始幫助孩子從一點一滴做起,教育孩子站有站樣,坐有坐形。
2.能每天抽一些時間靜下心來,心平氣和的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清楚地了解孩子目前的所思、所想以及學習的具體情況,這些都需要從孩子的口中知道。在這一過程中千萬不要著急,也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也不要表示出對孩子的失望,而是引導孩子將自己的感覺、想法等全部說出來。
3.建議父母不要經常把好好學習,以及自己為了孩子多么辛苦掛在嘴上,這一點作為母親尤其要注意。因為初三的學生本來壓力就大,如果家長們將學習掛在嘴上嘮叨,一方面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另一方面會因為孩子不能將壓力釋放而出現擔心、煩躁、恐慌、無奈等精神壓力,進而造成大腦“讀寫保護”狀態。
4.要讓孩子在家庭之中經常得到鼓勵和欣賞,盡可能發現孩子的微小進步,只要有一點努力和進步就應該及時給予鼓勵,這樣才能帶給孩子改變的信心和動力。同時有必要多和課任老師溝通,用婉轉而又不失尊重的方式方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個性特點,建議多關照孩子,最好是多表揚和鼓勵等等,通過內外的誘導、鼓勵和欣賞,促使孩子敞開心扉與師長溝通,進而把心思用到學習上來
5.建議孩子制訂一個適合于自己特點的學習計劃,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來進行學習。不要去管別人在看什么書、做什么題、學習到了幾點、成績考到了什么位置等等,要保持自我、把握自己,按自己的目標走。這是因為每個人的需要不同、目標不同,進步發展的曲線也是不同的,只有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的情況,所以讓孩子保持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6.不要過多地過問孩子的學習或復習情況,過多地督促其實就是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同時還會給孩子增加焦慮和煩躁情緒。當孩子訴說困難或者心中的壓力時,要多聽少說,這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和對家長們的信任。其實他自己明白如何去解決這種壓力。這個時候他所需要的是理解、關注和支持。父母們要做的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穩給孩子煩亂的心以慰籍。
因此,在改掉孩子吊兒郎當的態度上,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希望上面幾點對你的孩子有幫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