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幫助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是給予他一生的財富之一。
孩子不想讀書怎么引導?
1.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家長朋友們要注意,在孩子閱讀的書籍的選擇上,應尊重孩子的選擇,從他感興趣的書開始。
比如說:孩子喜歡手工,那就準備手工制作布娃娃的書;如果孩子喜歡動畫片里的人物,那就準備關于動畫片人物形象的書;如果孩子喜歡汽車,那就準備各種的汽車的書籍,包括如何修車?怎么開車……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這一定是一個好方法。
2.父母引導并陪伴孩子讀書。
最開始閱讀的時候,孩子不一定有耐心能坐得下來安靜10分鐘或者20分鐘,因此,當孩子坐好的時候,就開始告訴孩子“好,現在開始閱讀”,家長們要有一個儀式感,等到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再閱讀的時候,說不定孩子對于儀式感可能還會有一種期待呢!
最開始閱讀的時候,看著孩子的表情決定閱讀要讀的快一點還是讀的慢一點,如果孩子聽的認真,那就慢慢讀,順便加一些自己的看法都可以,如果孩子一臉不耐煩,不要強求,家長要提高語速,抑揚頓挫,并速戰速決,以免引起孩子的極度反感。
3.如果可以全家人一起坐下來讀書就更好了。
現在很多家庭都準備了講故事的玩具機器,把給孩子講故事的事情,完全交給了機器,其實這樣做真的很不好,因為,大多數的孩子對于父母的優缺點的模仿和學習都是在日常生活溝通中,尤其是親子閱讀,對于樹立孩子情感豐富、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等都很重要,是孩子情商和智商的雙重提升的一個重要渠道,這是機器代替不了的。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全家人一起坐下來看書,各自看各自的書,誰也別打攪誰,這個習慣一旦養成,這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4.尊重孩子的獨特讀書方式。
如果孩子讀書時有自己的小動作,比如說摸書角、翻書頁、要求把書頁上的所有的字,包括頁碼全都一字不落的閱讀,那就照著孩子的要求去做就好。
對于撕書、咬書的行為,家長可適當的提醒,如果還是不聽管教,并非常反感的話,那就準備難以用牙齒咬、用手撕的硬板書,經過一段時間的糾正,壓根不要提這茬兒,過去了就他就忘記了,再重新換回正常的書籍。
5.等一本書讀完,可以問一問孩子喜歡書中的哪一部分、哪個人物,做一個簡短的讀后感想的講解,并鼓勵孩子大膽勇敢的說出來。
好多書里面都有人物,在讀完一本書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喜歡誰,為什么喜歡他,然后反過來問一下孩子,喜歡誰,為什么喜歡?這樣孩子會回憶思考書中細節,加深印象,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6.在孩子讀書時,家長不可以像考官一樣,分分鐘測試孩子。在孩子剛剛萌生閱讀的興趣的時候,家長不可以像監考的考官一樣,用銳利的眼神和語氣檢驗孩子看書的結果。
你知道嗎?這樣分分鐘的測試,對于提高閱讀能力和培養閱讀習慣來說不但毫無意義,而且只會扼殺孩子對于書的好奇心,讓孩子手足無措,甚至在惶恐中逃離閱讀這個區塊。
親子閱讀不能像做作業一樣目的性太強。閱讀與考試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有因果關系,閱讀可以拓展知識面,增加詞匯量,眼界更開闊等,實現考試過程中關于閱讀方面的質的飛躍,同時,閱讀還可以左右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7.勤給孩子更新書庫。
很小的孩子看書的時候,可能看不到書的本質,因為不認識字,只會看圖片,然而能耐心去看這些圖片,說明孩子已經很了不起。
這就需要家長及時更新書庫,不能天天都是那幾本,看多了就失去興趣了,會讓孩子在意識中形成了“書也不過爾爾”的定論。書庫的更新,讓孩子每一次看書都有新的收獲,長此以往,懵懂幼童將成長為自信少年。
8.看書并不全都是從第一頁開始的,因此可以允許孩子胡亂翻書。
對于常人來說,看書就要從第一頁開始,一頁一頁的看,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頑皮的存在,不會像大人一樣,珍惜書,愛惜書。
這就造成拿到書就是胡亂翻頁,這時家長最好不要阻止,因為大多數幼童的書都是翻翻書,圖片居多,沒有必要非得從第一頁開始看,因此當你看見孩子亂翻書的時候,不要阻止,如果你不想讓他亂翻書的話,你可以用夸張的語調和表情去引導他,邊講故事邊翻書,慢慢也就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