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
小孩子不愿意接受失敗,爭強好勝是天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爭強好勝的孩子怎么引導?這種時候除了讓孩子自己去成長,家長正確的引導也非常的重要。
爭強好勝的孩子怎么引導?
1、教導孩子建立正確勝負觀
孩子在小學中高段的時候,有較強的模仿欲,會對家長、老師等大人的行為、語言進行模仿,對勝負的看法和觀念也會在模仿大人的過程中繼承。為了讓孩子對勝負有合理正確的認識,家長、老師要教導孩子樹立正確勝負觀,例如在競賽過程中提醒孩子要友善待人或遵守規則、為孩子獲勝提出合理的建議、不亂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在引導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大人的身教比言教更加重要。比如家長剛教導孩子要遵守規則,結果轉身就當著孩子面插隊,那么這個教導對孩子就沒什么說服力了。
2、避免對孩子勝負有差別太大的待遇
除了不要亂拿孩子們做比較,還要留意不要讓他們勝利或失敗過后的待遇差別過于巨大。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超過全班絕大多數人進入前三,有家長就會給孩子一大堆特權和福利;而當孩子考試成績落到中間位置,家長不僅會剝奪孩子一切福利,還會給孩子設置許多限制。大人面對孩子勝負給他們的待遇有如此大的差別,相當于直接向孩子宣告說“只有勝利者才能被我們接納并參與享受,而失敗者不配得到這一切”,這對孩子爭強好勝的企圖心會帶來一種強烈的刺激。
04-01 閱讀全文>
孩子爭強好勝其實是自我意識萌發的表現,這個時候的孩子急切的想要表現自己。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對于孩子適當的表現給予鼓勵贊揚,當然過分的行為也需要家長引導教育!
孩子爭強好勝怎么引導
1、家長樹立良好榜樣。
家長對待孩子的心態一定要平和,因為家長可以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對待工作和家庭的事情,不要患得患失,保持一份良好心態,才能讓孩子學會寵辱不驚。
2、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坦然去面對競爭,當然,在競爭中取勝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不要讓孩子過于看重結果。
03-10 閱讀全文>
孩子爭強好勝是激發孩子成長進步的動力。如果缺乏好勝心,孩子不敢競爭,做事就會不積極,但如果孩子好勝心太強,一旦沒有得到目標,就會變得情緒失落。缺乏承受挫折的勇氣。那么,對于爭強好勝孩子應怎么引導?
對于爭強好勝孩子應怎么引導
1.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孩子輸了就情緒時,此時可以問問孩子心里的感受。幫助他表達出來,讓他認識自己現在的情緒。
父母可以說:“孩子,我知道輸了讓你感到非常的生氣,也有些難過,對不對?”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能夠理解他的,不會因為輸了責備他。然后,與孩子站位在一起支持到孩子:“你希望媽媽現在可以為你做些什么呢?”
這樣一來,既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發生,也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理解和接納,一般這樣下來孩子的情緒會緩和很多,至少不會更激烈。
02-25 閱讀全文>
在生活中孩子沒有爭強好勝的心,其實對他的成長會有一種很不力的影響。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不思進取、不上進的行為習慣,作為家長需要對孩子的這一行為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生活的積極性,那么孩子沒有爭強好勝的心怎么辦呢?
孩子沒有爭強好勝的心怎么辦
1、認真對待孩子的每次提問
孩子充滿了好奇心,經常會向爸爸媽媽提問。面對孩子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要消極的對待,以免拉低孩子的求知欲。如果爸爸媽媽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也應該坦誠的告訴孩子,并積極尋找正確答案,找到答案后在及時反饋給孩子。
2、家長樹立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行為的主要效仿對象,因此,家長如果有進取心,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變得有進取心。家長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自己年輕時奮斗的光輝歲月,取得的輝煌成就,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能夠向你學習,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追求、進取,從而擁有進取心。
09-28 閱讀全文>
有些小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的寵溺中長大,在做游戲的時候大人往往也會讓著他們,但是家長過度的溺愛有可能會讓孩子養成爭強好勝受挫能力差的性格,這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引導孩子呢?
孩子爭強好勝受挫能力差怎么辦
1、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不論升職還是失業,不論得到還是失 去,家長如果都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平和心態,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示范,孩子從中也能學習到這種寵辱不驚的品質。
2、當孩子和小伙伴在一起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欣賞別的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懂得贊美別人,而不是只看到自己身上的長處和別人身上的缺點。
3、好勝心過于強烈的孩子,是因為他的受挫能力比較差,他們不允許自己失敗。所以家長就要多鍛煉孩子的受挫能力,讓孩子多多面對打擊并且教育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得盡善盡美,遇到失敗也沒什么,只要爬起來重新開始就可以了。
4、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結果不是衡量成功與失敗的關鍵,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當孩子有足夠的耐心能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這便是最大的收獲,即便失敗了,也不代表自己一無是處,至少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
06-21 閱讀全文>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作為父母的不容易琢磨,尤其是孩子的好勝心,一旦好勝心被發掘了,好勝心很可能蒙蔽孩子的雙眼,讓他們失去自己的判斷和理智。那么,孩子好勝心太強怎么引導?
孩子好勝心太強怎么引導
1、不要隨意攀比。
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影響著孩子,因此父母不能在孩子的面前時刻表現出自己的攀比。很多時候父母之間喜歡攀比孩子的成績,在一旁的孩子,如果成績不能令父母拿出來攀比的,那么孩子的心中都會有著攀比的標準和自卑心理。
喜歡攀比的父母慢慢養成喜歡比較的孩子,孩子在潛意識中都想要與其他的同學和朋友比較成績和家境。所以父母想要孩子不要過早接觸這些名利過重的攀比,首先自己就要糾正這種比較心態。
2、學著開導孩子。
03-01 閱讀全文>
在孩子們當中,我們總會看到一些孩子,他們什么事情都總想著爭第一,特別爭強好勝,這樣的孩子其實往往難以經受挫折,在面對挫折時,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好好教育這樣的孩子,這樣才能讓他們健康的成長。
爭強好勝的孩子怎么教育
第一、不要隨意比較。孩子如果是這樣的性格,那么肯定和家長有關系,家長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將孩子與其他同齡孩子進行對比。如果你經常這樣做的話,那么要馬上停止。
有時候家長們的隨口一說,孩子就會放心上,很多孩子最怕的,就是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不肯定,這樣自然就會變得爭強好勝!
第二、教導孩子學會欣賞他人。讓孩子在欣賞自己的同時,也要學會欣賞他人,家長們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學會正確地看待他人和自己。
在跟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先進行自我檢討,說說自身的優點和缺點,然后在和孩子談論其他小朋友的時候,要讓孩子善于發現這位同學身上的優點,讓孩子去學習好的地方,這樣有助于為爭強好勝的孩子,營造正確的心理環境。
01-09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