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4
孩子總是不聽話,不少家長就通過打孩子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可是這樣造成的后果,可能會導致孩子不但沒有長進,還有可能會使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父母會和孩子在感情之間,產生很大的隔閡,那么打過孩子后怎么和孩子交流呢?
打過孩子后怎么和孩子交流
1、學會鼓勵、寬容孩子
其實打孩子,只是家長想要孩子變得更好,但不能一味地訓斥孩子,而應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寬容的機會。培養健康人格,青少年時期正處于青春期,生理上開始發育成熟,而心理發展卻處在發育階段。只有當父母真正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時,才能做到心平氣和、言簡意賅地和氣交談,讓孩子感受到愛與被愛。
2、給孩子講道理
打過孩子后怎么和孩子交流,是一個需要家長共同關注的問題。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一旦受到別人的傷害,就會認為對方有意或無意針對他,而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好采取寬容大度、以理服人的做法,給孩子講道理,培養孩子自立精神。
11-22 閱讀全文>
初中生孩子不僅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還有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否則成績就會落后,產生厭學心理。厭學對于初中生而言是很常見的,作為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而是應該掌握正確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即使改變孩子的看法。
初中生孩子厭學怎么和孩子交流
1、調整好心情交流
家長不能一聽說初中生孩子厭學就火冒三丈,或者是上來就打,即使是有的孩子很不聽話,那也是子不教父之過。首要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只有平心靜氣才合適坐下來和孩子交流、解決問題,光靠吵或者打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相反只會讓問題更嚴重,乃至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
2、給予適當的安慰
厭學情緒是叛逆期常見的一種情緒,當發現初中生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不必急著找尋原因,當務之急是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告訴孩子支持他的想法,給他一個大大擁抱,讓孩子冷靜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冷靜。幫助孩子撫平情緒,可有效給予孩子安慰,減少孩子的心理防線,比起說教嘮叨,有效的陪伴更有利于讓孩子敞開心扉。
04-27 閱讀全文>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的小船的話,那么老師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燈塔,班主任作為孩子在學校的負責人,和家長一樣肩負著為孩子保駕護航的責任,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家長和班主任往往是需要站在同一條上的,那么和孩子班主任老師怎么交流是家長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
和孩子班主任老師怎么交流
1、尊重
家長和班主任在社會中擔任著不同的角色,有著不同的精力、學識、見解,二者在這些方面往往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家長和班主任盡可能的做到共同配合,互補優缺。家長在和班主任交流時應對充分尊重老師本人和職業,這樣班主任能夠從家長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從家長的尊重中激起從事教育事業的崇高感和責任心。
2、信任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有些時候因為缺乏經驗從而無從下手,感到力不從心。但是從下和孩子在一起家長對于孩子的了解比較充分,因此很容易和班主任產生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分歧。
09-27 閱讀全文>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缺少溝通,隨著孩子的成長溝通也就越少了,這也讓親子關系變得遠了,那么平時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呢?
平時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
1、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孩子
當孩子犯錯或者惹我們生氣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指責,而是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多說我,少說你,比如在二胎家庭中,孩子們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爭吵,這時候請不要說你不應該和弟弟吵架,要說你和弟弟吵架,我很不喜歡。
另外請注意,當孩子的行為不合理時,請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和地跟他說不可以,不管孩子怎么無理取鬧,都要堅定自己的態度,做到溫柔又堅定。
2、強調貢獻與能力
04-12 閱讀全文>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心里話想跟家長說,但往往大了以后他卻不說了。那么,父母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
父母怎么和孩子溝通交流?
1、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
家長不要居高臨下,老是指責孩子你這不對、那不好。現在國內和國外的少兒節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說話時與孩子平視,讓孩子感覺我們是平等的。所以當家長的也得這樣,要養成一個習慣,牢記家長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時候家長都要跟孩子商量:“你看咱們這樣行不行?今天我們去這兒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會變成尊重別人的人,養成有事商量的習慣。
03-02 閱讀全文>
孩子不想上學,應該首先和老師溝通一番,讓老師做做孩子的工作,盡量的讓孩子去上學,因為孩子還是未成年人,正是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孩子可能在學習上遇到了什么困難,一定要幫他解決后再讓他去上學。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與老師交流解決
在第一次和老師的溝通交談中,家長主要把孩子大概的生活狀況,生活背景,性格特點,優勢劣勢都簡單的跟老師溝通下就可以。當然,如果孩子是特殊體質患有疾病,需要老師特別關照就跟要說清楚。
而通常老師談到孩子的缺點,總是有一定根據的,家長如果認真聽下去,可能有助于孩子改正。大可不必因為怕老師對孩子印象不好,就去硬夸孩子怎么樣,因為一般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學校里的表現是有差別的。
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即使自認為是教育專家,也應該虛心向老師請教,畢竟老師相對了解孩子在班級這個集體中的表現,往往會給出比較合適的教育方法。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開導他
03-17 閱讀全文>
24歲的兒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只能說明他的內心完全都不希望父母去干涉他的生活,作為父母也不要去管束過多,你要試著放低自己的身份去跟自己的兒子做朋友,也許你們之間就可能有更多溝通的機會了,只有這樣才能讓他慢慢理解你們內心所有的想法。
24歲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怎么辦
1、平等地和兒子對話。有的父母通常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但是24歲已經是一個進入社會的成年人了,父母不該再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嘮嘮叨叨,而應該聽聽孩子自己的心聲。
2、不要傷害兒子的自尊心。自尊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非常需要的心理元素,他們剛剛步入社會,想要得到來自各方面的認可,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尊重。
3、給兒子提供恰當的幫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的父母可能想把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好,但是對于24歲的兒子來說,爸媽能夠給一些參考意見就足夠了,并且給了意見以后也不用管孩子聽不聽取,兒子會有自己的判斷。
家長與孩子溝通需要注意什么
02-19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