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生孩子不僅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還有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否則成績就會落后,產生厭學心理。厭學對于初中生而言是很常見的,作為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而是應該掌握正確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即使改變孩子的看法。
初中生孩子厭學怎么和孩子交流
1、調整好心情交流
家長不能一聽說初中生孩子厭學就火冒三丈,或者是上來就打,即使是有的孩子很不聽話,那也是子不教父之過。首要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只有平心靜氣才合適坐下來和孩子交流、解決問題,光靠吵或者打罵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相反只會讓問題更嚴重,乃至最終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
2、給予適當的安慰
厭學情緒是叛逆期常見的一種情緒,當發現初中生出現厭學情緒的時候,不必急著找尋原因,當務之急是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告訴孩子支持他的想法,給他一個大大擁抱,讓孩子冷靜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冷靜。幫助孩子撫平情緒,可有效給予孩子安慰,減少孩子的心理防線,比起說教嘮叨,有效的陪伴更有利于讓孩子敞開心扉。
3、多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想要打開和孩子溝通的途徑,切忌說教或打罵,不妨先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聊起,讓孩子逐漸對家長打開心扉。與孩子溝通時,不要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對孩子要多鼓勵、多稱贊。有效陪伴、耐心傾聽是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和保障。
4、學會給孩子減壓
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初中生孩子不喜歡老師厭學怎么辦
1、與班主任溝通
家長應該主動與班主任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問題。同時,也可以向班主任表達孩子的想法和需求。通過溝通,幫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孩子,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2、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父母可以讓孩子扮演老師,自己扮演學生,讓“老師”試著與“學生”交流溝通,用他認為對的方式對待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對老師的工作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當過老師后,他便能理解老師與學生相處時的心情,之后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就會逐漸縮小。
初中生成績不好厭學怎么辦
1、一起尋找成績差的原因
孩子成績不理想時,爸媽應該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可以讓孩子說完原因后,爸媽再結合自己的觀察做出補充,比如:“你覺得平時花太多時間看電視玩游戲,有沒有影響到成績?”或者“會不會寫字太潦草,讓老師看不清楚答案呢?”這樣也能激發孩子的反思,產生想要改變的念頭。
2、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同時又面臨老師、父母的施壓,孩子承受不了這樣的心理壓力,內心經過不斷掙扎,最后徹底放棄學習,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這時,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好,適當為學生減輕學習壓力,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做到勞逸結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