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想上學,應該首先和老師溝通一番,讓老師做做孩子的工作,盡量的讓孩子去上學,因為孩子還是未成年人,正是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孩子可能在學習上遇到了什么困難,一定要幫他解決后再讓他去上學。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與老師交流解決
在第一次和老師的溝通交談中,家長主要把孩子大概的生活狀況,生活背景,性格特點,優勢劣勢都簡單的跟老師溝通下就可以。當然,如果孩子是特殊體質患有疾病,需要老師特別關照就跟要說清楚。
而通常老師談到孩子的缺點,總是有一定根據的,家長如果認真聽下去,可能有助于孩子改正。大可不必因為怕老師對孩子印象不好,就去硬夸孩子怎么樣,因為一般的孩子在家里和在學校里的表現是有差別的。
家長和老師溝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即使自認為是教育專家,也應該虛心向老師請教,畢竟老師相對了解孩子在班級這個集體中的表現,往往會給出比較合適的教育方法。
孩子不想上學怎么開導他
一、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孩子不想上學有著各種理由,如果對其進行分類,大致有兩大類:
1、純心想玩,不讀書
這類孩子大部分都是心智還不成熟,經常沉迷游戲,出去混,從而導致不想上學,等他們長大一些,成熟一些,就會為現在的行為懺悔。
2、遇到困難,被迫不讀書
當孩子遇到一系列困難時,也會出現不讀書的想法,這些困難包括學習的阻礙,心理上的創傷以及家庭因素,種種困難會讓孩子開始厭倦讀書,甚至是直接輟學。
二、與孩子深度溝通
俗話說,溝通可以解決80%的問題,所以當孩子出現厭學的現象后,家長第一時間不是發愁和焦慮,而是找孩子深度溝通,如果孩子不想與家長溝通,可以找一個和孩子走的比較近的人去聊,只有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才能開展下一步的開導。
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當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后,這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針對第一類不想讀書的孩子,家長可以帶孩子去上班的地方生活一段時間,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苦。
如果是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送去什么戒網癮的學校或者封閉學校,因為孩子的圈子本來就小,你把孩子送去這些學校就更小了,性格更加內向,所以家長應該合理地規劃好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當然也可以使用防沉迷應用,比如麥苗守護,同時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讓孩子走出自己的內心圈子,重新回到現實生活。
對于第二類的孩子,只有各個擊破,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需要加強學習輔導,聯系老師重點關照一下,而遭遇家庭變故的孩子需要的是溫暖,把缺失的愛彌補回來,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堅強。
孩子厭學會有哪些現象
懶散行為:表現在不肯上課、不肯動腦筋、不完成作業、貪玩;學習上遷延、松懈、怕苦怕累、并常常為自己的懶散行為找借口。
簡單分心:動機缺少的學生留意力差,不能專心聽講,不能集中思考,興趣簡單搬運。學習膚淺,滿足于一知半解。行動忽冷忽熱,心情忽高忽低。
厭惡心情:動機缺少的學生對學習冷漠、害怕,常感厭惡,對學校與班級日子感到無聊。學習中無精打采,很少享用學習成功帶來的高興。
缺少辦法:動機缺少的學生把學習看成是奉命的、被逼的苦差事,因而不肯活躍尋求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辦法,滿足于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因為缺少正確的靈活的學習戰略和辦法,所以往往不能適應新的學習情景。
獨立性差:動機缺少的學生,在學習上沒有明確的學習方針,學習行為往往表現出從眾與依靠性,隨大流,很少有獨立性和創造性。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