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
對于一年級學生出現的做題粗心問題,家長就要去發(fā)現問題的本質,然后再逐漸讓孩子進行改變和提升。而且這時也正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時期,家長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并且再找到孩子背后存在的真正問題與其短板,才能更好的解決。
一年級學生做題粗心大意怎么辦
1、培養(yǎng)孩子的自查習慣
為了降低孩子做題粗心大意行為的發(fā)生幾率,家長要從孩子上一年級起就引導其養(yǎng)成自查的習慣,也就是說,孩子必須自己檢查已做題目的準確率。為了幫助孩子更加有效地發(fā)現錯誤,家長要手把手教孩子如何進行自查,尤其要提醒孩子先審題再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這樣做才能避免審題不清導致的錯誤。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查習慣,家長不能總是代勞,而是要跟孩子說明自查的好處,并鼓勵孩子進行自查。此外,家長最好能實施一定的獎懲措施,如果孩子通過自查能避免犯錯,就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獎勵;反之,則要對其實施懲戒。
2、培養(yǎng)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12-23 閱讀全文>
粗心大意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一種情況,不僅僅只是一年級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級依然會因為粗心大意的問題,錯失很多的分數,那么一年級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么辦呢?
一年級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么辦
引導孩子注意認真審題
一年級孩子通常讀一遍題目就開始做題,有的孩子可能連題意都沒有理解,就憑著自己的感覺做題,因為類似的題目平時做得比較多,孩子就會把以前用過的方法直接套用過來,如果方法不適用,做出來的結果就會出錯。
其實,并不是孩子不會做題,而是把題目的意思理解錯了,當家長把題意告訴孩子以后,孩子立馬就能說出正確答案,所以,家長通常會認為這是孩子的粗心大意所致,不把這個問題當回事。其實,孩子出錯的根本問題在于沒有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如果不加以重視,孩子就會一直采取這種方式審題,一旦養(yǎng)成習慣,今后想要改變會非常困難。
千萬不要打罵教育
07-15 閱讀全文>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粗心馬虎的情況是很常見的一件事,這個時候的孩子剛開始有學習的意識,對于自己會做的題,也可能會丟了分數,那么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怎么辦呢?
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怎么辦
分析粗心原因。一年級的小朋友普遍存在做題粗心的問題,我們只有先分析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的原因,再找辦法解決。首先和年齡相關,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再者是小學一年級,是小朋友剛開始上學,開始做題。從前在幼兒園,即使會學習一些科學文化知識,數學語文什么的。但是也不會像小學這樣,體量比較大,上課時間比較長。一時之間,小朋友還適應不了,也挺正常的。
要引導孩子如何才是用心。我們百姓真的是有智慧的,對孩子要求不是用腦學習,而是要求孩子用心學習。從小到大,本人都是聽著父母長輩們說用心學習,平凡樸實的語言卻蘊含深遠的智慧在里面。心是我們做事之前都要調整的,心態(tài)就是心的狀態(tài),調整好內心狀態(tài)才能用心學習。調整內心的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運動中調整,一類是在靜息中調整。
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要培養(yǎng)孩子認真書寫,寫作業(yè)的時候要做端正,認認真真的,也要讓他知道作業(yè)很重要,回家的第一件事請就是完成作業(yè),其他的都要在完成作業(yè)以后才能做,讓孩子慢慢了解到作業(yè)是對一天功課的復習,是對知識的復習和運用,幫助孩子記憶的工具,這個時候家長不妨陪伴在孩子身邊,督促他和提醒他去認真完成,當然我建議陪伴的時候家長最好不出聲,書寫玩督促他檢查,督促他學會檢查,但是不參與正確性,避免孩子養(yǎng)成依賴性,讓他慢慢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也會讓一年級孩子改掉做題粗心馬虎的毛病。
讓學生養(yǎng)成做試卷,做作業(yè)檢查的好習慣。通常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做試卷或者是做作業(yè)的時候,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心里完全不會想著學習是怎么回事,不過家長可是知道學生的習慣要從小就培養(yǎng)。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學生在做作業(yè)或者是試卷的時候,讓學生養(yǎng)成做檢查的習慣,這樣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就能避免馬虎丟分了。
07-14 閱讀全文>
如果孩子確實比別的孩子寫的慢。那就要分析寫的慢的原因了。看看是不會寫,還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寫字速度慢。然后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
一年級學生寫作業(yè)特別慢怎么辦
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寫作業(yè)慢是很正常的,剛上學不久,沒有太適應或者理解能力還不到位。
為了讓孩子作業(yè)寫的快一些,家長可采取激勵機制,先開始告訴孩子:快快寫完作業(yè),就可以選擇出去玩和看喜歡看的動畫片,第二步,快快寫完作業(yè),并且作業(yè)寫的又快又對,不僅可以選擇玩和看動畫片還可以向家長提一些小要求等等。
這里說一下,小孩子一定要夸,要先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一定不要催和罵,讓孩子厭煩學習、懼怕學習,有多數家長在孩子寫完作業(yè)后,又額外加課外題加試卷等等,讓孩子看不到希望,就用慢吞吞的行為來反抗,家長越急孩子越慢,家長想不出更好的理由,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學習好的孩子反應慢,又在課外作業(yè)上加碼,惡性循環(huán)嚴重。
再往后,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教會孩子統(tǒng)籌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做到做事有條理,頭腦清晰,事半功倍。
11-25 閱讀全文>
面對低年級孩子的這種情況,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過多的責備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多加引導,慢慢的孩子就會好起來。
一年級學生上課走神不專注怎么辦
一、教孩子學會預習、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如果一年級小孩上課不專心是因為不能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那家長就應當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孩子學會預習。孩子通過課前預習對新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在聽講的時候就能跟上老師的思路。
二、幫助排除其他因素干擾
如果孩子不認真聽講是因為被某些東西干擾了,一旦排除這些干擾,就能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課堂。如果孩子是因為提剛上一年級不適應環(huán)境,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學會改變自己,適應環(huán)境。如果孩子是因為與同學的關系比較緊張,家長應該先讓孩子找到自身的問題,然后解決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
11-21 閱讀全文>
有些孩子在剛步入高中的時候,會產生厭學情緒,出現這種情況,高中一年級學生厭學怎么辦?
高中一年級學生厭學怎么辦
如果發(fā)現高中的孩子厭學,第一步一定是先找到原因。
是因為成績問題導致的,還是同學關系導致的,又或者是跟家長、老師有關系?無論如何,肯定是有原因的。
在找到原因以后就要對癥下藥,要注意每一種癥狀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
不能盲目打罵硬來,父母要多加引導和鼓勵,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足夠成熟了。
04-13 閱讀全文>
良好的注意力是一年級學生學習的有利保障,而這也是需要后天進行培養(yǎng)的,但是現在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老是走神,也就需要家長給予孩子做好引導,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其進行學習。當然,家長要做到不打擾孩子,要讓孩子能夠投入的進行學習。
小學一年級學生上課老是走神怎么辦
1、制定合理的計劃
家里書桌上,課堂、圖書館之類的安靜的、有桌子的地方,都是學習的好地點,周圍學習的環(huán)境能很好的渲染自己,更能靜下心來學習。
學習也分時間的,一天中有幾個學習的最佳時間,分別是上午8:00-10:00,下午3:00-6:00,晚上8:00-10:00,其中上午和下午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晚上則是記憶力最好的時間,善于利用時間的高潮和低估更能提高效率,很大程度上,也就能避免學生上課老是走神的情況。
2、適當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
12-29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