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粗心大意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xiàn)的一種情況,不僅僅只是一年級的孩子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級依然會因為粗心大意的問題,錯失很多的分數(shù),那么一年級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么辦呢?
一年級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么辦
引導孩子注意認真審題
一年級孩子通常讀一遍題目就開始做題,有的孩子可能連題意都沒有理解,就憑著自己的感覺做題,因為類似的題目平時做得比較多,孩子就會把以前用過的方法直接套用過來,如果方法不適用,做出來的結(jié)果就會出錯。
其實,并不是孩子不會做題,而是把題目的意思理解錯了,當家長把題意告訴孩子以后,孩子立馬就能說出正確答案,所以,家長通常會認為這是孩子的粗心大意所致,不把這個問題當回事。其實,孩子出錯的根本問題在于沒有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如果不加以重視,孩子就會一直采取這種方式審題,一旦養(yǎng)成習慣,今后想要改變會非常困難。
千萬不要打罵教育
對于不少家長來講,看到一年級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懲罰、甚至打罵,這樣極不正確的,這種教育方式極可能導致孩子快速失去學習興趣,到了高年級會出現(xiàn)嚴重的偏科、厭學問題,所以如果不想毀掉孩子的未來,就千萬不要在輔導孩子作業(yè)的時候打罵孩子。
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對孩子是是受用終身的。我們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要讓她們仔細觀察。學習了生字,要讓孩子自己觀察,看看生字哪些地方容易出錯。要讓孩子與容易混淆的字區(qū)別,發(fā)現(xiàn)它們的異同點。
我們還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觀察我們身邊事物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變化。除了認真觀察,還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經(jīng)常給孩子交流,讓孩子復述家長說的話。和孩子一起看動畫,看完后和孩子討論交流故事中的人物說了什么話,做了什么事。
一年級孩子普遍存在做題粗心馬虎的問題,家長不僅要重視這個問題,還要積極應對,尤其要引導孩子形成認真審題、自查準確率的習慣,這樣做就能幫助孩子逐步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穩(wěn)步提高學習成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