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3
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他們的身心發展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改變的。因此,對于二年級學生的教育工作,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的發展,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這樣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1、二年級學生心理水平還停留在不隨意性和具體形象階段;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目的性雖有所發展,但仍以不隨意性為主。
2、這個年紀階段的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時的集體意識比較模糊,還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集體的關系;意識到班級是一個集體,意識到班級的榮譽。
3、當孩子處于二年級的發育階段時,還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對活動的成功與失敗不會放到心上,但喜歡聽表揚的話,對批評的話語不放在心理,一會就恢復到原始狀態。
4、出現競爭意識。因為已經能夠判斷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發現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好或者差時,相應地會引起心理的變化。當別人不如自己時,內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這是較早出現的競爭心理。
02-27 閱讀全文>
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萌芽階段,他們的自主意識有所加強,情緒波動也比較大。家長在教育時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然后滿足他的心理需求,這樣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他重視起學習。
小學高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當孩子進入小學高年級后,自我意識逐步深刻,漸漸擺脫對外部控制的依賴,變得比較獨立,他們不希望老師家長把他們當小孩對待。這個階段的學生不再盲目地接受老師的權威,他們可能會在背后批評老師。
非常在意規則及處罰是否明確,如果規則和處罰稍有不一致或不公平時,他們就會抱怨和不滿。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不輕信吹捧的話,他們的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經常愛激動,亂發脾氣。同時還喜歡和家長產生分歧與大人唱反調,如果大人對自己稍加約束,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于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
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撓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03-21 閱讀全文>
五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會跟以前差別很大,這個階段的孩子競爭意識會增強,不甘落后與別人。他們會在這個時期非常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對于班級里優秀的學生他們不僅會敬佩,還會不斷的學習想超越他們。
五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特點一:競爭意識增強
五年級學生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會不甘落后。如果說四年級學生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做作業,那么五年級學生則是為了不甘落后而積極學習。這個階段內,家長可以多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特點二:不輕信父母的吹捧
五年級學生不會再輕易相信父母吹捧的話了,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對于:“你是一個好孩子,應該……”這樣的話,他會馬上反駁:“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會馬上避開。所以,哄孩子的方法用在五年級學生身上已經無效了。
03-07 閱讀全文>
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早期,這個時候他們的自主意識逐漸變強,不喜歡父母過多的管教,喜歡自由。小學六年級學生身心發展會出現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情緒容易不穩定的現象,但是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在這個階段大大的提高。
小學六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特點一:認知的發展。在注意力方面,小學六年級學生他們的注意力會變得集中、變得穩定。他們的自主意識會逐步發展并占主導地位。
在思維方面,他們逐步學會分出概念中本質與非本質,主要與次要的內容,學會掌握初步的科學定義,學會獨立進行邏輯論證。但他們的思維能力因為不是很成熟,所以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色彩。
特點二:情感的發展。六年級學生的情感會在此階段進一步擴大、豐富,他們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情感表現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后果,并且他們控制和調解自己情感的能力也會逐步的得到提高。
在意志方面,他們的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持性有一定發展,但不顯著。他們的獨立能力增強,他們會在放學以后,幾個同學一起約定去哪里,明確自己要去玩什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會出現非常講義氣的現象,他們會變得非常團結,不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小矛盾而輕易解散。
03-06 閱讀全文>
一年級的小學生因為剛脫離幼兒園,所以會有一些習慣改不過來。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孩子,多教導孩子,幫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就是活潑、好動、好奇心重、喜歡模仿等等。
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一年級小學生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不習慣,會出現難以適應的情況。他們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又很難做到專心聽講,他們特別信任老師,并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此階段家長可以讓孩子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還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他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一年級是他們智力發展的旺盛時期,這一時期變化顯著。他們的思維非常具體,形象,善于機械記憶,不考慮文章中的意義而死記硬背。
例如:能夠流利的背誦流行歌曲中的歌詞,隨著曲調演唱。但從歌曲中抽取一段就不能自由的唱,都得從頭唱起,否則就截不下來。因為他們是整體機械記憶的,不能緊緊抓住所記得內容和意義有條理地記憶,也就是理解記憶的能力還很差。
03-06 閱讀全文>
三四年級學生正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候孩子的性格養成對學生長大之后的行為習慣奠定了基礎,學生這個時期的叛逆心理也是很強的,這時候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讓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有個健康的發展。
三四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1、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
這時候孩子的內心想法可能還不太成熟,但是對事情也會有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在考試成績出來是對自己進行評價,或者有時候會對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做評價,所以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多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讓孩子對自己有更深的了解。
2、叛逆心理增強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父母的依賴會減少,也會在青春期產生叛逆的心理。尤其是在三四年級的時期,叛逆心理更加嚴重,可能會情緒失控,和同學打架,頂撞父母等一些行為習慣。
03-01 閱讀全文>
孩子進入三年級的時候通常會有比較大的變化,這個階段的小孩他們的獨立意識也開始增強,他們會有一些叛逆,但是叛逆的程度不深,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是很容易收到一些事情的影響變得很暴躁,由于他們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就會導致小孩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出現。
三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
1、個性差別大。三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已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有的新歌內向的孩子就會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三年級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和同學爭吵,而且情緒變化極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強。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得到發展,情緒表現的方式和強度與低年級孩子相比,其適宜性更高,一般較少出現忽哭忽笑的現象,但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
三年級學生怎么管教
04-1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