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的叛逆期通常不是真的叛逆,持續時間的長短主要與家長的態度及教育有重要關系。4歲孩子最常見的叛逆行為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覺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不喜歡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分享。
4歲叛逆期要持續多久
叛逆的持續時間主要與家長的態度有關,如果父母有愛心、耐心,抱著接納的態度,給予孩子正確的疏導、溝通,教導其學會分享,則能夠改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使得叛逆現象在短期內快速消除。
如果父母以暴制暴,強迫孩子遵照家長的意見行事,對孩子的作為不予支持,經常持否定態度,則孩子可能更加叛逆,一直持續到成年或者更久。因此,4歲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后父母應乘機引導,培養良好興趣,樹立正確觀念,走進孩子心里,陪他們平穩渡過叛逆期。
4歲孩子叛逆家長要怎樣做
1、轉變與孩子說話的語氣
有不少家長反映,和4歲叛逆期的寶寶溝通實在是有難度。叫他不要這樣,他說:我不!就要!讓他別去,他說偏要去!就要!怎么都不聽你的,把家長氣個半死。
其實跟4歲的寶寶交流,是有技巧的,特別是在說話語氣方面要非常注意,同樣的事情,如果轉變語氣表述的話,效果可能會千差萬別。比如,當你想讓孩子收拾他玩得亂糟糟的玩具時,不要用命令的語氣,避免孩子聽到命令后消極抵抗。
可以試著把命令變成請求?!皩殞?,可以幫媽媽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嗎?媽媽都不知道本來是怎么放的呢?陪我收拾一下好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非常享受別人的“求助”,當他聽到爸爸媽媽向自己求助,便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
2、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4歲的孩子處于第一叛逆階段,不喜歡聽爸爸媽媽的“指揮”,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更想自己“做主”,這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的表現之一,希望掌握自主權,不想大人管。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跟孩子互動。不妨在一定的范圍內,試著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順應孩子的需求。
比如晚飯時可以問孩子:你想吃魚還是吃雞腿?換衣服時問:你想穿紅色的、黃色的還是藍色的衣服?等等這類有選項的問題,讓孩子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做主。
運用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讓孩子學會為自己做主,另一方面孩子感到被尊重,滿足了他現階段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給孩子多一點緩沖的時間
當孩子沉醉在玩玩具、發呆或者在做他自己的事情時,有些家長可能因為急著出門或者不想讓孩子繼續的時候,會著急地立即打斷。但處于叛逆期的寶寶可能會很惱火,跟父母對著干,結果這樣下來,寶寶變得惱火,需要家長哄,不僅傷了感情,還耽誤了時間。
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比較著急,家長們也要給孩子一個緩沖時間。當家長想讓孩子結束某件事時,可以提前幾分鐘給孩子提個醒:寶寶我們十分鐘后要出門去公園了哦,你可以再玩五分鐘。
孩子聽到后,會有一段反應的時間,有心理準備,結束時就不會特別抗拒了。這在一定程度避免了寶寶和家長唱反調,也可以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4、理解孩子的心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各位家長需要正確認識到,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身心不斷發展,其心理需求也出現了變化。對于已經有獨立想法,并強烈希望表現這些想法的孩子們,家長先不要急著否定、制止,應該更多地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尊重孩子。
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孩子自由,幫助孩子順利渡過第一叛逆期。當孩子受挫有情緒時,不要壓抑,可以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沮喪和憤怒,釋放負面情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