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的時候就開始說謊,說謊比率占30%。3歲的孩子說謊比率就會占50%,而4歲的時候,孩子的說謊比率上升到80%,這就是為什么孩子一到4歲以后,家長明顯發現,這孩子咋越來越愛撒謊!
孩子撒謊也有一定的好處,證明了孩子有一定的詞語儲備,語言組織能力更強,學會調動了自己的記憶功能,學會了猜測、觀察別人的情緒,同時也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到了4歲,很多孩子撒謊的背后都會伴隨著拿別人東西的行為,此時的謊言已經不僅僅是“童言無忌”那樣簡單!父母該引起注意。
4歲孩子愛說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一、趨利避害的本能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小時候,媽媽那句:“你說真話,我不打你!”結果孩子老老實實的說了真話,家長卻用“竹筍炒肉”來回應孩子。這樣的記憶自然會留在孩子心中,說實話的后果就是挨揍!而且家長天天教我誠實,自己卻喜歡撒謊,那我何必再誠實呢!
孩子越大,這種趨利避害的本能越強!面對這種孩子,家長首先要說到做到,要知道孩子的行為都是模仿父母,父母不講信用,孩子自然也不會講信用。
父母要了解孩子做錯事后,害怕被責備的心理,父母要用嚴厲的語氣告訴孩子這不對,但是我答應不會打你就真不會打你,但要約定如果下次你還做這樣的錯事,那么會有更嚴厲的懲罰。
第二、分不清想象和現實
孩子會把想象的事情誤認為是現實,對孩子來說現實與想象的世界分界線很模糊。
這是因為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看見的事情和自己猜測的事情有什么分別!這樣的謊言父母就不要過多擔心,要怪就怪孩子的想象力太豐富吧!但是讓孩子從小意識撒謊不對還是必要的,比如狼來了,匹諾曹這些故事都會引導孩子不要撒謊。
第三、沒有物權意識
這個主要針對孩子拿別人東西,然后撒謊的行為,主要是因為沒有物權意識,孩子對于事物沒有明確的“你的”、“我的”概念。孩子在2歲左右是物權意識敏感期,如果沒得到正確引導,就會導致孩子沒有物權意識。
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因為憤怒給孩子貼上“小偷”、“撒謊精”的標簽!孩子行為的出現多是想要向父母表達什么,父母要引導孩子講出來。
比如孩子喜歡小車形狀的橡皮,因為沒見過。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但不要用“偷”,這個字。告訴孩子,想要什么跟家長說出來,父母會幫你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