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齡期的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屢見不鮮。作為家長,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人家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就更讓人抓狂了,那孩子老是自言自語注意力不集中是怎么回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外部因素
1、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天熱/冷,口渴,生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情緒不安穩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
2、孩子正在玩耍或做某件事情時,家長時不時上前打擾,孩子自然就會變得容易分神;
3、教育內容太深奧,孩子不能理解,或者太淺顯,孩子缺乏新鮮感,都會令孩子失去興趣,表現得注意力不集中;
4、三歲以下的孩子,年齡還小,本身就很難長時間去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
日常生活中,這些外部因素我們都可以通過與孩子的溝通觀察來了解。但藏在身體里的內部根源,卻是家長們不容易察覺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內部因素
1、前庭抑制功能不足
前庭是大腦的門檻,掌管著進入大腦信息的過濾篩選。但是,前庭覺抑制困難的孩子,會把大量的,不管有用還是沒用的信息都放行到大腦中,也就是無法“辨別是非對錯”。這樣就會導致大腦腦壓過高,腦神經抑制困難。如此,大腦太過興奮,對身體下達的指令也會大大增多,從而令孩子對外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
2、視覺/聽覺/觸覺敏感
視覺/聽覺/觸覺敏感的孩子,會向大腦傳遞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也很有可能直接沖破前庭進入大腦,同樣會導致腦壓過高,腦神經抑制困難。
3、核心肌肉力量不足
核心肌肉是指位于腹部和脊柱附近的大肌肉,兒童只有核心肌肉群穩定了,才有發力點和支撐點,最終才能維持姿勢。相反,如果核心肌肉力量不足,身體就會出現姿勢維持困難等情況。這時候,大腦就需要分心去調節肌肉群。一會挪一下屁股,一會換一下姿勢,這樣頻繁地動來動去,就會給人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印象。
4、髓鞘化不良
大腦信息的傳遞主要依賴神經元突觸,也就是樹突與軸突之間的連接。突觸在連接的過程中,其負責傳遞信息的軸突會同時進行髓鞘化包裹。簡單來說,也就是在神經細胞的軸突外緣形成絕緣體,避免大腦漏電。所以,髓鞘化包裹的品質將直接影響到日后大腦網絡電流信息傳遞的效率和質量。髓鞘化不良,就容易產生神經電流信息流失,其外在行為表現即是注意力容易受干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