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新高考“3+1+2”模式雖然給了學生極大的自主選擇權,但是學生如果想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課,還必須得兼顧好幾個關鍵因素。無論選擇物理還是歷史,還是選擇理科科目,都要慎重,結合自身情況考慮。
成績差的學生選文科還是理科
1、專業導向科目
現在的專業都是和學生選修的科目掛鉤的。其實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定好自己的專業,最好能明確到某些學校的專業。雖然專業的名字都相同,但是不同學校對學生要求的學科也不同。同樣的專業,有的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可能是必須選物理,有的學校要求就是選物理或者選化學。學生如果在一開始就明確自己的專業的話,那么可以直接導向科目組合,確定幾種選擇組合之后,就可以決定自己的選科。
2、結合自身實力
學生基本上都有一點小小的偏科,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科目,也都有自己的弱勢科目。像物理這一課,有的人學起來就非常輕松,老師一點就通,有的人學起來卻非常苦非常累。每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學習成績依然提不上去。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即使是你的弱勢科,也不能比班級平均分低太多。
3、綜合學校能力
雖然學生理論上有12種不同的選科組合,但大部分學校都不能提供這么多的組合,畢竟這對學校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且對于學校的師資力量要求極高,學校也不可能單獨為幾個學生另外開設幾個班。并且這樣也會造成教師資源的極大浪費。了解自己的興趣科目以及對未來的規劃,這樣才能更快速的做出決定。
成績不好學生選科的誤區
誤區一:學歷史比學物理更容易
現在的歷史考題,已比十幾年前,更加晦澀難解,難出了新高度。歷史,主要是考驗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論證能力,需要多看史書,多辯證思考,因為主觀題多,所以想要和標答一模一樣拿滿分,更為困難。而物理,主要是考驗抽象思維與理解能力,學會后,一通百通,次次考試拿高分。所以我們常見到,有天賦的孩子,不怎么聽課,也總是名列前茅。
誤區二:不選物理,擔心被學霸碾壓
如果你物理和歷史差不多,又不知道選什么的話,建議選物理。物理思維、物理能力,這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學物理有一個很大的敵人,其實是認為自己學不好的固定思維。物理可選好專業范圍更廣,熱門好專業隨你挑選,理科文科專業都能選。選物理,以后讀理工科類專業,上一本的概率比文科類專業大得多。
誤區三:物理化組合選擇人少
文理分科的時候,只有兩種選擇,不分科之后有12種選擇,所以很多學生認為,既然已經不分科了,那么繼續選物理化的學生很少,自己的機會就會更大,所以就大膽的選擇了物理化三科。其實這也是選科的一大誤區,扎堆選理科科目。選擇物理化的可以分為兩種學生,一種是學霸,一種就是存在僥幸心理的學生,殊不知這些學生正好給學霸做了嫁衣,到頭來很多人在陪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