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孩子,一二三年級名列前茅,但到了四五年級成績就開始不理想了,那孩子上四年級后成績下降的厲害怎么回事?
孩子上四年級后成績下降的厲害
1、孩子初級階段的學習就不太扎實,一到三年級的知識簡單但是繁瑣,特別近幾年課程改革比較大,對小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語文方面國學、古詩詞加大力度,數學方面更是‘花樣百出’,奧數知識的滲透,一題多解的普遍,以及課外閱讀要求更高,所以千萬不要輕視這幾年的學習,高樓堅固與否主要看地基扎實不扎實,所以如果孩子四年級掉隊,有可能是前期學習不扎實。
2、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叛逆心理滿滿萌芽,貪玩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上課不認真聽講,以至于影響到每天的作業完成,時間長了自然影響學習!所以家長必須及時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不要對孩子用簡單粗暴的態度,和孩子耐心溝通,找到問題,更需要在家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讓孩子佩服尊敬我們,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
3、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有其積極的一面,我們雖然不能如孟母一樣不斷搬遷,但是為孩子選擇優秀的伙伴和朋友去帶動他還是有可能的,也許思想還未成熟的孩子就是因為交往了同樣不說學習只講享受貪玩的朋友而導致成績下滑,所以做家長的一定把時間多放在孩子身上,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感受到我們的積極引導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相信每個人都明白!
孩子上四年級后成績下降的厲害什么原因
1、父母的思考角度有偏差: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眼里只有孩子的錯。
2、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有偏差:10歲左右的孩子,最差的就是自覺性,而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自覺性。而這一點,恰巧就是與家庭教育的客觀規律背離。說白了,這種要求,大部分的孩子根本做不到。綜合來看,“自覺性”或許是這對父母向孩子提出的唯一要求。然而,對于該有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要求,基本沒有在孩子的家庭教育里以正確的形式出現。
3、家庭溝通上出了偏差:這對父母對孩子的關懷太多,關注太少。物質精神上給與的滿足,無法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想知道孩子心里真正想的什么并不難,自己的孩子,還能有誰比自己更有辦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