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堵不如導。當家長能蹲下身來,與孩子做知心朋友,那么孩子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與你就如何溝通。家長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的樣子,要理解孩子的苦與樂,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既要愛他更要懂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與青春期孩子相處。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父母要正視孩子的青春期
因為人人都要經歷那個狂躁不羈,或悲或喜的時候。青春期不是魔鬼,而是機會。為什么孩子青春表現會異常呢?因為青春期是人們荷爾蒙分泌異常的時候,孩子在這個時期,大腦整體高速成長,變得異常敏感。可能會因為兩個字“痛哭流涕”,又或者因為兩個字“欣喜若狂”。但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2、學會尊重孩子
要說哪個孩子與父母之間不存在代溝,那是無稽之談。其實這一點不僅父母要明白,孩子也應該要明白。兩代人的審美觀、看待問題的方式、遵循的原則都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正確的做法是,雖然不能理解,但要保持尊重,這也是兩代人能平等交流的前提。
3、學會傾聽
首先你在沒有把溝通渠道堵死的前提下,家長要做一個淡定地傾聽者,你要引導他,讓他把自己的想法和你說,你要做到無論他說出多么讓你震驚的話,父母都要保持淡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怎么能“對癥下藥”。
4、鼓勵適當的獨立
青春期孩子正在尋找尋找自己的身份。這可能意味著使你感到奇怪或令人震驚的選擇,或者它可能意味著改變規則,以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自主性。它的重要性,以平衡獨立性行為的期望,以保持你的孩子的安全。
5、不要對孩子失望
很多時候孩子表露出的一些負面情緒,并不是真的不上進,或者想放棄,而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接納和理解,感受到自己無論怎樣都有堅強的后盾。
作為家長需要相信的是,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做好,成為父母眼中的驕傲,當他們沒有做好,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不要著急失望,也不要急著否定,要學會接受現實,好好地去愛眼前這個暫時不完美的孩子,陪他一起面對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6、對孩子付出更多的關愛
其實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內心之中更需要父母的關懷,當他們有什么事的時候更多的會想到父母,特別是在他感覺迷茫無助孤獨的時候,雖然孩子并不想和父母多溝通,多和父母說話,這都是因為他感到父母嘮嘮叨叨的很心煩。因此作為父母要適可而止,事情不要說了一遍又一遍,這樣就會好很多。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服管教怎么辦
首先,家長要耐心溝通。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和老師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和老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他。
其次,調整心態。都說叛逆的孩子是最難管教的,但大家都忽略了父母。這個時候,最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比起孩子的叛逆,父母的實力其實是最可怕的。有句話說:抓得越緊,輸得越快,所以不要想著把孩子抱在手里。換個心態,換個方式和孩子相處會更好。
最后,設定原則。孩子的心是極其浮躁的,很容易因為沖動而犯錯。家長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你可以通過交流或聊天的方式和孩子樹立原則,讓他明白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的,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觸犯底線。只有制定好的原則,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自己。
孩子叛逆的原因
原因一:渴望獨立。青少年時期是介于成人和兒童之間這個時期,這個中間階段導致孩子渴望變的獨立,而不再依靠父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分歧加劇。
他們是從小就遵循父母的要求長大的,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漸漸的開始質疑這些要求背后的理由,并認為這些要求是沒什么意義的,與父母的爭辯越演越烈,這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自由導致的。
原因二:吼叫和打罵。孩子沒有按家長的預期做事,叫往東偏要往西,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失控,進而對孩子吼叫,甚至打罵。當我們對孩子吼叫或打罵的時候,表面上感覺是阻止了他的冒犯行為,實際上只是暫時停止了。從長遠看,是真正在助長孩子的叛逆行為和挑釁行為。
原因三:被長期溺愛的孩子。如果孩子過度被寵溺,長時間都生活在被家人寵愛的生活活,習慣田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追求自我的滿足,這樣的孩子缺少是非觀念和責任感,在孩子的眼中,他就是規則和紀律,但可以不聽別人說的話,但是別人卻必須要聽他的話。
這樣的孩子如果處于青春期,性格會變的更加驕橫,行為變的更加夸張,目中無人,甚至是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受不了一點點委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