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生大多都是16、7歲的孩子,他們都接近成年,都有他們自己的思想,父母都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多與孩子溝通商量,不能象教育小孩那樣強制,不然會適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高中生不想上學要怎么正確教育
高中孩子家長需要積極地安撫孩子,避免對孩子硬碰硬的勸說形勢,家長要對孩子有耐心,告訴孩子上學有哪些用處,對于孩子將來的發展上有哪些好處,讓孩子了解到上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父母們可以幫助高中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確立短期目標、長期目標。通過這種行為,能夠讓孩子有規律、有動力地進行學習,不會茫然無措,浪費光陰。
大人們應當指導孩子,對于高中的每門功課要用不同的、合適的方法。例如在學語文、英語,要注意朗讀、背誦、記憶,而在學理科科目時就得注重解題思路,多與同學交流解題方法。
大人們可以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孩子在面對環境變化、人際關系問題時能夠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以健康的身心去好好鉆研高中的每一門功課。
讓學生明白在心情平靜的狀態下能學進去,并且學習效率會提升很多,并讓他體驗在平靜的狀態下學習的感覺,只要在學習的時候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就會堅持下去,多鼓勵,堅持長了就會形成自動化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學習成績也會一點點提升。
高中生不想上學有哪些原因
1、家長希望值太高
當前的高中學生的家長們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關于子女提出不切實際的希望方針,致使不少學生“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甚至“搭起梯子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不免不灰心泄氣,發生厭學心情,甚而逃避或放棄。
2、對學習認識上的偏差
對發現知識、了解知識、掌握和運用知識的難度估計不足或認識不深,認為垂手可得,成果一旦遇到困難便知難而退。缺乏對學習難度充分認識的心思準備,由此繁殖厭學心情。
3、不知道為啥學
誰的青春不蒼茫?要說真正的學習意圖,又有幾個人能說清?弄不清楚這個問題很正常,可是因這個問題而發生厭學或者說讀書無用的主意就不對了。不知道為啥學的原因便是方針不清晰,而有一個清晰的方針是努力的動力,十分重要。
高中生有什么心理特點
1、自我意識中獨立意向的發展。高中生基本上能與其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種肯定的尊重的關系反抗性成分減少。
2、自我意識成分的分化。主要對"理想的我"和"現實的我"把"我"一分為二。同時也出現了自我矛盾。
3、強烈的關心著自己的成長。關心自己的能力如何、知識、才能、氣質將個性是否完善等等。
4、自我評價的成熟,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
5、有較強的自尊心。有了主觀目的,主觀愿望。心目中的期望值等等。
6、高中生的道德意識與初中比有了較大的發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