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中孩子不想上學需要家長耐心溝通,及時疏導。十年磨一劍,不吃學習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初中生學不進去不想上學怎么辦
當初中學生感到厭學時,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首先,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意義,讓他們理解學習是為了未來的發展,在實現人生價值上起到關鍵作用。
其次,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學習方式和方法,讓學生感到學習有趣和有成就感。
最后,也可以通過提高對學習的熱愛和自信,讓學生逐漸擺脫厭學情緒。
除此之外,有時可能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緩解焦慮和負面情緒,恢復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初中生學不進去是什么原因
1、意圖不明。學而不思則罔。在教學中,孩子常常會問,學習語數外理化生這些科目,有什么用?將來有多少能用到?引發“知識無用論”,進而發生學習的松懈情緒,讓自己困惑于“學習的意圖是什么”。
2、動力不強。家庭物質條件較好的家庭,孩子比較重物質享受,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覺得讀書沒有一點點趣味可言,不肯極力學習。家庭物質較差的家庭,覺得家長也就這樣,自己怎樣極力也沒有用,破罐子破摔,想早點出社會掙錢。
3、學習壓力過大。由于考試成績和升學壓力的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一些孩子會感到焦慮和緊張,過多的壓力會削弱他們的學習能力。
4、家庭教育不妥。許多孩子在家長教育中或許存在溝通不暢或許矛盾糾葛,孩子或許會發生厭學情緒。有的家長過于嚴苛,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不只影響孩子的自覺心,也會讓他們發生沖突心思。
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1、挖掘興趣點,點燃學習熱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領域,家長要善于觀察和發現。比如孩子對恐龍著迷,看到相關書籍、紀錄片就挪不開眼,家長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習。和孩子一起閱讀恐龍科普書籍時,鼓勵孩子用筆記下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觀看恐龍紀錄片后,讓孩子用繪畫或文字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場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將對恐龍的興趣延伸到閱讀、寫作、觀察等學習能力上。當學習與興趣緊密相連,孩子就會主動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探索知識,學習熱情被點燃,內驅力也隨之提升。
2、給予成就感,增強學習信心
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是激發內驅力的重要動力。當孩子在數學考試中取得進步,哪怕只是提高了幾分,家長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次數學成績有進步,你肯定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媽媽/爸爸為你驕傲!”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進步的原因,鞏固學習成果。又比如孩子寫了一篇不錯的作文,家長可以將作文分享給親朋好友,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每一次成功的體驗,都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從而更愿意主動學習,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設定目標,明確學習方向
幫助孩子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能讓他們明確學習方向,激發內在動力。目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既要有挑戰性,又要切實可行。比如孩子目前英語單詞掌握量較少,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制定“一個月內記住100個新單詞”的目標。將大目標拆解成每天的小任務,每天背誦3-4個單詞。為了達成目標,孩子會主動安排時間學習,當完成一個階段的目標時,給予適當獎勵,如一本喜歡的漫畫書。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孩子的自律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內驅力也在持續增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