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來說,孩子厭學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是孩子的學習真的出現了問題。另一種原因則是厭學只是孩子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者說學習成為了孩子發(fā)泄情緒的一種載體,而未必只是因為孩子不想去上學。
小孩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1、逃避不良情緒和負性事件
如果校園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一想到要去上學,孩子就會聯想到會讓自己感到焦慮、緊張、抑郁、低落等等不良情緒的場景(大概就和成年人不想去上班類似!),這時也要考慮孩子在學校是否遇到了被霸凌、被排擠或其他壓力性事件,這些負性事件會極大程度上導致孩子對上學產生抵觸心理。
2、回避社交和公眾評價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因為對于社交這件事情產生焦慮。孩子害怕也擔心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想參與小組活動和小組討論等等社交活動。孩子擔心自己的學業(yè)成績,擔心別人對自己產生評價,擔心在課堂上會點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體面前展示自我的場景。
3、獲得關注
孩子們對于父母的關愛永遠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會通過裝病來獲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樣,有的孩子會通過表現的不想去上學的一系列煩躁、分離焦慮等等方式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
4、不去上學可以獲得某種“獎勵”
不上學的孩子,為什么不良情緒的癥狀都消失了?孩子們脫離了壓力環(huán)境,在家里可以毫無顧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不上學=在家玩游戲、看電視,孩子可以從不上學這件事中獲得對自己有利的結果。
5、精神障礙
年幼的孩子可能有分離焦慮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離開父母時會感到害怕和恐懼。這種害怕不僅僅是發(fā)生在孩子去上學的時候,也有可能發(fā)生在孩子需要和父母分開的任何場合中。有的孩子可能會有驚恐障礙,驚恐發(fā)作時孩子會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頭暈或者惡心。小朋友可能很難用語言去描述這些身體癥狀,在大人看起來孩子們只是在亂發(fā)脾氣。這種驚恐發(fā)作可能與學校有關,因此被稱為學校恐懼癥(school phobia)。如果孩子的確受這類恐懼癥困擾,自然而然地會害怕去上學。
6、家庭問題
孩子厭學需要考慮多方面的綜合因素,家庭問題可能是孩子不愿意去上學的一部分。
如果家中父母的相處并不協調,產生爭吵、肢體打斗等等,這會讓孩子更想留在家里。聽起來有些自相矛盾對吧?這是因為目睹過類似事件的孩子會擔心,一旦他們離開了家里,一些親人會受到傷害。如果家里有人生了重病,孩子同樣也會對離開家感到矛盾。家庭是一個整體,相互作用,更多時候,家庭的互動風格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如果在一個大家庭中,家人之前的關系過于緊密會容易讓孩子產生過度依賴和與他人的互動隔離,孩子通常不愿意離開家人去上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