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跟過去養育一個孩子的差異是天壤之別,過去的孩子就那么散養著,家長甚至不知道自家孩子是怎么長大的,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少了,孩子的受重視程度空前提高,但是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突然不去學校的情況也變成了普遍的情況。
為什么孩子突然不想去學校?
一、突發事件的發生。這里的突發事件可能是來自家庭,也可能是社會,學校或者個人。
家庭突發事件如成員去世、離異、家庭成員工作變動,甚至搬家,轉學等突發狀況的發生可能都會使孩子產生極大的不適應,繼而表現出厭學行為。前幾天我就剛剛遇到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爺爺的突然去世導致孩子上課時每天不自覺回憶爺爺在世時發生的的事情,完全無心學習。
學校突發事件要考慮孩子在學校近期是否突然面臨過大的學習壓力、與同伴或老師之間的關系是否突然發生變動等方面。可能在我們成人看來比較微小的因素在孩子心理確是非常重要的。記得上次有一個高二女生找到我進行咨詢的時候,家長的表述也只是說孩子壓力大,不想去學校??傻日嬲私庵蟛胖?,其實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之前跟她關系最好的一個同學因學校調換宿舍之后,不再跟這名女生同寢,繼而關系疏遠,孩子難以接受,心情失落,無法專心學習才產生了不想上學的想法。
家庭、學校的突發事件通常是導致孩子厭學的主要因素,其他方面諸如社會上重大事件的發生、孩子自身身體疾病、青春期到來等原因也容易導致孩子的厭學。
二、負面情緒的長期積累。如果經過了解發現孩子近期并沒有發生任何突發事件,那要考慮孩子是否平時性格比較內向,在平時就鮮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這樣的孩子也有可能在學校缺少朋友,習慣獨來獨往,成績平平甚至偏差,那么厭學并不是一時的興起,而是平時各種負面情緒的長期積累到達頂峰,后以厭學的方式表現出來。
三、忽視或高壓的教育方式。有的孩子缺乏關愛,社會支持系統薄弱,往往會采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尋求關注,獲得關愛。而有的孩子是在長期的高壓教育下長大,家長管教嚴格,對成績過渡關注,平時對孩子缺乏肯定,甚至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長此以往,“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其實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對家長發起控訴。
除此之外,重要他人的影響,從眾心理,不良社會風氣的沾染等因素也會導致孩子的厭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