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可以先聽一聽孩子的想法,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是不適應現在的節奏?和同學有矛盾?遇到了什么困難?等等然后再對癥下藥。家長也要反思,在平時和孩子的相處中,是否有過度打壓孩子的自信、給孩子制定了過高的目標,安排了過多的課程等,導致孩子喪失了學習興趣。
五年級厭學的孩子怎么教育
1、與孩子溝通: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聽了肯定特別生氣,但家長首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降低自己的焦慮,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看孩子有什么訴求和苦衷。
2、共情孩子:上學是孩子的本職,不想上學說明孩子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家長要換個視角,站在孩子立場想問題,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與孩子共同面對壓力與困難。
3、給緩沖期:孩子情緒激動時,先想辦法幫孩子請假,讓孩子能休息一下,給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再跟孩子好好談談,共同找解決的辦法。
4、根據原因找解決方法:與學校、老師、同學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與幫助,幫孩子順利回到學校上學。
五年級小孩不想上學有幾方面原因
過重的學業負擔產生心理疲勞
這是現在孩子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很多家長在學齡前,就開始讓孩子過早的學習文化知識,嚴格的監督孩子學習做作業,除此之外,各類學習資料、培訓班、興趣班等等,讓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這種壓力壓的孩子根本喘不過氣來,自然很容易產生心理疲勞。
缺乏學習信心
學習自信心不強,是不少學生經常遇到的現象,他們也努力過,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喪失了進取心,失去了信心,自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
被外界因素干擾
成長中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比如迷戀游戲、錄像、上網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提高時間觀念,加強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規劃。
動機缺失成為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
表面看,孩子對學習沒有需求欲,更多的時候,是貪玩好動,需要通過家長或老師的逼迫才能夠完成學習。
家庭因素
最常見的是那些家庭離異的,對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創傷,往往廣交朋友,追求刺激,以從其它渠道獲得心理滿足來彌補家庭情感的殘缺,引發厭學現象的發生。
如何讓五年級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孩子營造好的學習環境。不讓讓孩子分心,應該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努力營造一種安靜、舒適的環境,這樣孩子學習起來就不會容易開小差了。
不給孩子養成拖拉的習慣。如果孩子平日里有做事愛拖拉的毛病,家長們可一定要盡快糾正過來。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其在規定的時間寫作業,甚至是完成作業。
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學習。每個孩子的性情都是不一樣的,有對孩子比較好動,有的孩子比較容易被引發好奇心,有的孩子則比較安靜甚至是沉默。針對不同的孩子,家長應該甄選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孩子正確的學習,這樣獲得的效果才更好。
家長首先要做好帶頭作用。要知道,孩子不管大還是小,其實都喜歡模仿大人行事。所以,如若你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你就要起到一種榜樣作用。只有在一個父母都學習的環境中,孩子才能更自覺地去學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