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這和家庭教育很有關系,在十年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的態度反饋,家庭的氛圍等等都會促成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撒謊是在自我保護,想自我強大的心態,家長要引起重視,審視自身,改變自己。
10歲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
1、認為撒謊才能達到目的
愛說謊的孩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卻總能騙到糖吃,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得到過好處。他們知道直接說出理由,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比如說:不想上學,想吃兩個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過耍點小聰明來達到目的了。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應該要耐心地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不要馬上責罵,引導他們說出真相。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比較好對癥下藥,讓孩子明白以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商量,不用采取說謊的方式。
2、為了掩蓋羞恥心
一般孩子滿三歲后會有羞恥心,他們有時候做錯事,生怕惹得父母不高興,或者受到責備,會選擇刻意隱瞞事實來掩蓋自身的錯誤。
也有孩子私下里攀比吃喝玩樂的東西,孩子出于保護自己羞恥心的緣故,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吹噓自己,如果不吹噓就會被朋友看不起,于是就開始說謊。
父母可以這樣教育這類孩子,自己沒擁有的事物,要靠自己努力爭取。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朋友揭穿,到時候更加沒面子,待人接物講究的是以誠相待,要敢于說真話,你的朋友一定能夠理解你。
3、逃避責任,保護自己
當孩子發現有些事情是“我知道而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時候,說明他們自我意識已經萌芽了,思維開始發展,越聰明的孩子,撒的謊就越高明,最典型的就是孩子說自己“不在場”。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在演講的時候曾說過:孩子的撒謊能力會隨著年齡而增強,會撒謊不是人格缺陷,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不過還是要拆穿孩子的謊言,不能讓孩子養成逃避責任的毛病。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最好的彌補方法是坦誠,而不是撒謊,說出實情,起碼還能得到原諒,而說謊則是錯上加錯。
4、缺乏安全感,只為得到父母的關注
有一類說謊的孩子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才決定用說謊這樣的方式,他們的本質并不壞,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心非常善良,他們說的都是一些“美麗的謊言”。
比如說有的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一年見不到幾次,如果騙父母說自己生了場病,爸爸媽媽肯定會趕回家來陪自己。這樣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能打罵,多抽出時間與他們溝通,安撫好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感受多一點父母的愛。
10歲孩子撒謊怎么教育最好
第一,行動比說教更有效。發現小孩撒謊,家長應首先檢查自己。研究表明,撒謊兒童最有可能來自父母有此行為的家庭。要培養誠實的孩子,自己就不應撒謊。
第二,尊重孩子的隱私。導致父母與子女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是孩子日漸增強的獨立性與家長對孩子的約束,不幸的是,許多家長很少想到應當了解孩子生活中的哪些內容,如孩子的閑暇在哪兒消磨,作業完成沒有,在校表現如何等。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應幫助孩子發展獨立性,給孩子提供一塊屬于他的小天地,如房間、電話、信件
第三,認識孩子的朋友。研究證明,撒謊的孩子通常有撒謊的朋友,孩子一旦入學,極有可能交上家長并不喜歡但又無法控制的朋友。有時他們把這種朋友關系看得比父子關系還重要,因此,家長應了解孩子的朋友,并有權告訴孩子,他們不贊同某個朋友,但必須拿出這個朋友不良行為的證據。要使孩子與壞朋友決裂,家長必須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采取恰當的方式,如介紹規矩的新朋友,開展有益活動,甚至轉學。
第四,要有對付說謊的策略。通常,強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辦法,雖然你"成功"地證明孩子是說謊者,但在道德品質上給了他什么教訓呢?有經驗的家長會查找說謊的原因,防止說謊再次發生。如果說孩子的撒謊是一個警鐘,那么應對孩子講明這個警鐘的重要性。
第五,相信孩子。也許家長培養講真話的孩子最重要的貢獻莫過于發展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表示信任,不論多大的孩子都會感到自豪。在法庭上,被告未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是清白的,但在家里卻不同,年幼的"被告"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有罪的。即使發現孩子撤了謊,對他們的信任也不應結束??梢愿嬖V孩子,一個謊言可以饒恕,但如果謊言繼續發生,就可能像喊"狼來了"那個男孩子那樣失去了人們的信任。
孩子說謊不管的后果
愛撒謊的孩子可能會面臨許多負面后果。首先,他們可能會失去信任,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社交圈中。這會導致孤立和孤獨感。
其次,撒謊可能會導致他們在學業和人際關系方面遇到困難,因為沒有人愿意與一個不誠實的人合作或交往。
最重要的是,撒謊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它違背了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
長期下來,這種不誠實的習慣可能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和未來的成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愛撒謊的孩子可能會面臨孤獨、信任缺失和道德困境等后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